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周三(5月24日)将中国长期本币和外币发行机构的评级从aa3下调至a1,并将评级前景从负面调整至稳定。
对此,中国财政部周三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应称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当做法,并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以取得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等手段保持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Has估计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根据中国财政部网站发布的新闻稿,中国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政府债务比率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未来,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借款将得到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将保持合理增长。

财政部表示:“此外,预计中国gdp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也将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提供基础性支持。”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与2016年相比不会有很大变化。”

鉴于穆迪认为,除了政府直接债务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债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增加政府或有债务,中国财政部指出,穆迪的观点表明,一些国际机构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

财政部表示:“穆迪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水平继续加大政府的或有债务,这根本不是事实。”
财政部还解释说,一方面,关于或有债务的范围。根据中国的法律制度,目前,中国政府债务的范围是指截至2014年底的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以非政府债券形式存在的政府债务,但中国不存在其他直接政府债务。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及其他债务与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已由中国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界定。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根据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对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再融资的担保债务,但不包括其他或有债务。

另外,无论是中央国有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其所借债务依法不是政府债务,应由国有企业偿还,地方政府不负责偿还;作为投资者,地方政府对投资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负责。

截至2016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比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80.5%。此外,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券余额为12.01万亿元,中国政府债务总额为27.33万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4.4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测算,2016年中国政府债务负债率(债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为36.7%,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详见财政部网站mof.gov/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705/t20170524 _ 2607960
本文来自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
校对:层
标题:中国财政部:穆迪调降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0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