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7字,读完约4分钟

李丹,银监会信息技术监督司副司长。中国经济网肖晓鸽/照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电今天,“2017年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高峰论坛”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服务局的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在北京举行。银监会信息科技监管司副司长李丹出席论坛并讲话。他表示,信息处理是银行业的核心,完善的数据和信息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更好地解释数据和更好地将数据转化为电能可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此外,他还强调应不断加强信息治理和信息安全管理。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李丹说,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银行业的基本特征,信息服务的特点是高科技含量、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应用的深化。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信息资源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网络化使信息技术产业围绕互联网组织起来。对于银行业来说,信息处理是银行业的核心。随着远程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信息传播的能力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通过全球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起来,支付转账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运行。全球金融资本实现了实时交易,市场效率大大提高。这一发展是近几十年来金融技术变革和金融工具创新的一个基本因素。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他还指出,完善的数据和信息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是金融企业的本质,风险的判断需要基于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这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目前,银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和跨区域、跨市场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行业区域和客户风险的交织和重叠也增强了风险的关联性和传导性,风险的跨境传染和放大将更加明显,这也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这就对风险的整合和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获取和处理风险信息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应用最终将为企业运营提供全面、精细的决策信息支持,提高精细化风险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再是企业业务的辅助工具,而是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这在大数据时代更加明显。银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客户服务、营销、信用评估、监控分析、风险和运营管理等数据的深度操作,将进一步推动客户信用产品和信息增值产品的创新。目前,数据收集也呈现出多中心、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解释数据,更好地将数据转化为动力,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李丹还表示,当前信息保护面临更大挑战。在开放网络的空,网络和信息安全可以说是最复杂的非传统安全之一。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和网络泄密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攻击手段也层出不穷。由于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用户信任危机甚至机构瘫痪,可以说是银行机构的当务之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形式。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首先,外部风险是由对外部环境的依赖造成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机构和客户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的风险传递渠道建立起来,网络安全的边界也在不断演变。信息安全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系统的控制措施,更依赖于外部环境。外部风险控制不规范也会导致内部风险控制措施薄弱。

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其次,大数据带来的合规风险。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各种平台上收集双方信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信息源模型。这些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使得客户的个人信息、交易价格信息以及包括许多社会和经济条件在内的数据更加透明,这导致了一种新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模式。然而,也存在数据收集和使用不符合规定以及数据滥用等问题。要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和行业两个层面加强信息保护,不断加强信息治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对他们来说,防范网络安全的能力和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授权、身份验证、数据保护、客户隐私保护等。,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渠道的风险体系,同时加强标准制定的立法。

标题:李丹:信息处理是银行业核心 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