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崔国强)2016年,中国快递包装量增长非常快,包括207亿份快递运单、31亿条编织带、82.68亿个塑料袋和169.85亿米胶带。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废弃物达数百万吨,但回收率不到10%。为什么快递包装的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未来如何包装绿色快递?

绿色快递包装,如何落到实处?

去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快递行业推广绿色包装实施方案》,提出快递包装行业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现实中,由于快递行业频繁出现暴力分拣现象,商家普遍采用过度包装来减少损失;快递企业回收包装利润微薄,但所需人力物力巨大,成本远高于购买新包装的成本,回收积极性不高,包装后的垃圾直接送到垃圾场填埋;回收公司不愿意回收快递包装。由于快递垃圾的价值有限,像胶带这样的物品很难再利用;国内消费者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识,快递包装垃圾大多作为生活垃圾处理,这也给回收利用造成了一些障碍。

绿色快递包装,如何落到实处?

事实上,快递公司已经积极运用他们的大脑来解决包装污染的问题。据SF Express的相关负责人介绍,SF Express开发了一种二次使用的文件封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流通中的文件封条数量,还开发了一种无胶带纸箱,减少了胶带。它还包括防盗和易撕等功能;在过渡期内,SF快递逐渐用可重复使用的帆布袋取代普通编织袋,每年可节省2900万个编织袋。申通快递已在各种网点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编织袋,使用次数可达50次以上。快运公司负责人钱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正在全网积极推广“绿色机智”理念,提高全网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指标,在全网推广使用电子面板和编织袋回收利用,探索绿色包装,开始开发冷链物流的环保包装。中通启动了包装回收行动,用户可以使用快递包裹两次扣除快递费用。根据包装盒的大小,用户将获得2到5元不等的费用减免,这将鼓励用户多次使用包装盒。

绿色快递包装,如何落到实处?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所副所长朱磊认为,绿色快递可以从四个方面包装成“付诸行动”。一是落实国务院《印发〈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包装生产回收责任制。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在探索部分电工电子产品领域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包装材料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二是引导快递企业加入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提高回收利用率,落实“选择快递行业为切入点,开展物流行业包装标准化和分类回收试点,推广使用可降解胶带、环保填料、可回收纸和印有环保油墨的包装物品,鼓励企业回收包装箱和普通包装袋,提高回收利用率”的要求。三是研究和完善快递绿色包装的统计方法。可以分析各种绿色包装的绿色效率和循环评价,如引入绿色包装标签和碳排放核算机制,综合评价绿色包装的利用率和特定包装的环境友好性。四是提升包装行业技术含量,延伸快递包装服务链,引导快递包装行业从传统包装制造商向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快递包装行业与快递行业供应链和上下游紧密融合,如快递行业与农业、制造业、医药和食品行业相结合,提供新鲜冷链包装解决方案、包装追溯服务等。提高包装材料的附加值、利润率和回收价值。

绿色快递包装,如何落到实处?

(主编:严明喜)

标题:绿色快递包装,如何落到实处?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