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2字,读完约4分钟
情况
我们的记者赵建中·刘飞飞
天津虽然不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丝绸之路”城市,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港口优势和高“含金量”的自由贸易区创新使其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紧跟“一带一路”,天津企业势不可挡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两国的标志性工程备受关注,中资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刻不容缓。皖北科技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中国海外服务中心在的首个海外服务分中心将在巴基斯坦拉合尔成立。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城市。海外服务中心作为企业主导的多边协调机制平台,在尊重本土文化、融入本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服务。

张只是众多在周边国家投资发展的企业家的代表之一。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一极,具有“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由贸易区三大优势。创新开放、走出去、融入世界是天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去年,天津市发布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和国际能力合作实施方案,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钢铁、化工等优质产能向巴基斯坦转移工作开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有序推进,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出入境货运航空公司引进力度加大,天津机场新增7家加密出入境常规货运航空公司。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启动,巨龙农业产业合作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海外经贸合作区。

天津将发挥好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的作用,打造中欧集装箱列车品牌,巩固和发展东盟等传统市场,推进中欧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设,依托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清真产业园,拓展与中东的贸易。

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支点上的对外窗口
“我们必须以国际视野和颠覆性思维来规划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我们不应该屈从于小模式、小举措和小利益。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在自由贸易区先行一步,并通过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获得更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制度创新。”近日,天津自由贸易区迎来了成立两周年。天津市委书记李红中主持召开天津保税区推进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他说,保税区是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高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场。企业的“收益感”应该作为判断改革有效性的标准,这样企业和市场主体才能获得改革红利。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规划建设自由贸易区,带动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叠加,赋予天津多重角色。
“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应纳入更高的国家战略。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应该跳出天津去看天津自由贸易区,通过天津自由贸易区平台连接北方共同发展。”天津市副市长严庆民认为,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天津保税区应运而生,水运和港口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驱动城市,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海关和港口实施的一系列区域便利化改革,天津支持京津冀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渠道。其中,天津在京津冀海关区实施了通关一体化改革。天津企业通过首都机场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节省8小时,途中运费降低30%;京冀企业将天津港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了3天,通关成本降低了近30%。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港口交通优势使天津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目前,天津港已在石家庄、包头、银川和Xi内陆设立了23个内陆陆港,覆盖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了内陆陆港的网络布局,香港约70%的货物吞吐量来自内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天津港海上航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天津港在中国形成南北互动、东西贯通的深度开放新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者,开辟了港口大动脉,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金融改革体系不仅刺激了京津冀的产业发展,而且沿着“一带一路”延伸了改革红利。
标题:天津:扮演多重时代角色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