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0字,读完约3分钟

9月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程院牵头的首届中国服务制造大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以“服务型制造、新经济动力”为主题,评选出个性化定制、智能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的优秀制造企业和项目。伊利集团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项目”被评为2017年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其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特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图为伊利集团代表(左一)在首届中国服务制造大会上接受示范项目奖。

从硬件到软件,伊利多年来一直在深入培养“供应链管理”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近年来,全球乳业“智能化”趋势显著,中国乳业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供应链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导向”,使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实现供应链价值链的高端化发展,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国家还提出发展“服务型制造”,这是一种新型的制造和服务一体化,以满足市场需求为重点,以提升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目标,延伸和提升制造业的供应链价值链。这与伊利多年来深入培养供应链管理的做法不谋而合。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早在十年前,伊利就开始关注供应链管理。本次评估示范项目是伊利的供应链管理示范项目,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对原料奶、供应商、供应链和分销商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形成端到端的完整闭环。伊利还通过该项目降低了供应链成本,促进了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流,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与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不同,面向服务的制造更注重软件应用,通过智能手段集成系统,从而更加立体、灵活地为消费者服务。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供应链一直延伸到牧场种植和奶牛养殖,一直延伸到终端销售,涵盖中间的质量管理和配送,所有这些都要求乳制品企业对供应链进行全面控制和优化。伊利率先深化了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从前端采购到后端销售,尤其是对奶源管理,并自主开发了一套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三维供应链系统,具有协同平台。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以质量为导向的创新是伊利加速转型升级的核心

伊利认为,质量是乳制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核心。在这方面,伊利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创新的资源网络,不仅与三大国际质量管理巨头瑞士公证行、英国劳合社和英国天翔集团携手,不断提升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还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覆盖80多个检测单位,率先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方位检测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此外,伊利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流程,包括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追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信息化。此外,伊利还建立了覆盖250多个数据源的大数据雷达平台,有效数据水平达到整个网络的90%以上,全面捕捉和分析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和不同离线场景下留下的海量数据(603138,诊断单元),从而洞察消费者的深层需求,持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中国制造业转型中的服务型制造不仅是产业优化,也是价值提升。专家表示,作为领先的乳制品企业,伊利率先提升了乳制品行业的服务型制造,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伊利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树立了服务与制造相结合的典范,将推动整个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标题:探索乳业升级新路径 伊利“服务型制造”获一致点赞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