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3字,读完约2分钟
《约旦时报》4月29日报道称,约旦政府正在利用公私合作(PPPs)工具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成本,增加竞争和透明度。约旦在公私合作改造国家机场、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和热能项目以及改善港口方面取得了早期成功。在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特别项目筹备和发展基金(PPDF)。

PPDF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一个此类国家,其重点是向政府转移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拥有可持续和简化的公私伙伴关系渠道来满足其基础设施需求。PPDF将系统地选择公私合作项目,规范项目流程,优化风险分配,改善项目招标,提高透明度。预计PPDF将吸引私人投资,促进投标的成功,并减少约旦120多个项目的投标轮数。

未来5-10年,中东和北非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将达到1000亿美元。公私伙伴关系可以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并弥补这一差距。该地区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比例占项目总数的5%至20%,与其他地区相比非常低。

约旦树立了一个区域榜样,4月初颁布的《公私伙伴关系法》表明了政府为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创造有利环境的坚定承诺。这将有助于实现约旦的“2025年愿景”,支持经济发展,缓解财政压力,解决难民危机。政府还将现有的公私伙伴关系管理部门从财政部移至总理办公室,这表明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对约旦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政府将从捐助方和国际金融机构筹集3000万美元,以支持PPDF融资机制。中东和北非国家将学习约旦的PPDF经验,实现自己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王)
标题:约旦:公私合作项目的先驱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9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