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4字,读完约5分钟
综合媒体4月20日报道,COVID-19肺炎在全球的蔓延暴露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败”,也打破了神话对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与美国相比,中国正在率先走出危机,为世界经济提供支持。

美国经济表现“糟糕”,美元体系受到挑战
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很糟糕。3月份零售额下降了8.7%,这是自该数据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制造业下降了78.2%。截至4月19日,美国确诊的COVID-19肺炎病例数已超过76万,每天新增近3万例。美国社会正在为特朗普政府选择的“拯救市场比拯救他人更好”付出沉重代价。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预测,今年美国经济产出将下降8.0%,失业率可能上升至20%以上。三菱联合银行(Mitsubishi United Bank)首席金融经济学家克里斯鲁普基(ChrisRupkey)表示,形势比人们担心的要严重得多,美国经济正处于一片废墟之中。

“美元霸权”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石油美元”是美国占据世界体系霸权和主导世界经济链条的基础之一。自3月以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挑起了“石油价格战”,导致石油需求和美元信誉崩溃,这意味着美国已无法控制世界能源市场。4月13日,“欧佩克+”达成石油减产协议,但“石油价格战”尚未结束,美国页岩气债务危机仍在发酵。

经济和社会治理显示优势,全球产业链需要中国的支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从疫情中恢复生产的国家。2019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35%以上,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2.6倍。以通风机为例,在它的1400个零件中,有近1100个是在中国批量生产的。

尽管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大幅下滑,但其经济和社会治理能力显示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中国只用了两个月就成功地预防和控制了疫情。三月份,经济开始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3%,工业产出规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开始为世界防疫和产业链提供必要保障。

全球产业链需要中国的实际支持。中国拥有有效的产业组织和保障能力、集群化生产模式、赶超和替代产业技术,降低了全球采购风险。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和美国(QE)无限制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大量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中国市场将成为风险最小、工业投资最有保障的地区。

中国政府不热衷于“逢低吸纳”
企业和资本正在“逃离”中国。3月份,中国实际利用外资817.8亿元,比2月份下降11.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分别增长28.5%、62.4%和95%。美国商会在中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企业将按原计划增加在华投资,比2月份高出17个百分点。

一些激进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全球化“受到冲击”,而西方大国无法“控制”世界秩序时,中国应该加快“讨价还价”的全球化步伐,成为新秩序的领导者。但是中国政府并不热情。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表示,中国制造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拒绝依赖中国。

全球产业链中的大多数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和设备仍掌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手中。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主宰世界的能力,也不可能“切断”与美国的联系,启动“新冷战”模式。

中国主导的“非霸权”全球化新模式正在成长
中国与东盟和“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贸易增长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正因疫情而萎缩。在2019年东盟超过美国后,在2020年第一季度,东盟再次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下滑至第三位。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9913.4亿元,增长6.1%,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1%。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2.07万亿元,增长3.2%,比整体增速高出9.6个百分点。

从贸易结构来看,机电产品是东盟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其次是生活休闲消费品。东盟国家正在摆脱以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的原有产业结构。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全球化战略来看,这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全球合作的雏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通过外资扩大其经济“统治”。

2020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在内的15个国家将按计划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随着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必将进一步加强东盟乃至亚太经济体与中国的产业联系,加强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不仅是中国,整个亚太地区也将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加巩固。正如疫情过后世界无法回到起点,全球化不再需要霸权,这是中国和世界需要的全球化。(王)
标题:中国主导的“非霸权”全球化新模式正在成长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9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