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6字,读完约4分钟
新闻网北京3月15日电据中国之声《信息与新闻摘要》报道,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公布了中国首部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术计划。 2019-3-15信息和报纸的摘要全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快速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的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是国家的大计,党的大计。

年9月10日,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表示:“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好先进布局,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的战术视角,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进行整体布局和战术设计, 要把优先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先手,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与人民相适应。

教育兴旺的话国家兴起,教育强大的话国家强大。 高等教育是国家快速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全国人大代表金萧康表示,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投资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成绩喜人。

金萧康:在学科方面,我们共有402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总数仅次于英美。 这也是我们国家多年来支持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认为,如何逐一挖掘高等教育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至关重要。
焦新安: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体,应该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徐玖平呼吁,为了不让孩子输在终点,应该关注教育本身。
徐玖平:不能以高考为目标进行教育。 我的孩子在补课,自己很着急。 教育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快速发展,不输终点是关键,家长们要冷静,全社会都要关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快速发展,做人,礼貌,生活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人大代表李光宇:现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比以前好得多,硬件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软件方面、教师方面和城市比还有一定差距,让贫困小学的孩子有机会到城市比较好的学校接受教育,拓宽他的视野,改变思考

大国工匠、民族脊骨和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大国工匠的摇篮。 根据今年政府的实务报告,改革高校的考试招生方法,鼓励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参加考试,今年大规模招收了100万人。 这一表现,振奋了全国人大代表武志永。 他说公司必须激发自主培养人才的动力,也必须纠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武志永:我们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首先需要公司的动力。 大家认为,教育类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都是差生,不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现实,就谈不上他的魅力。

“国势之强靠人,人才之成靠学”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爱国、励志、求真、奋发,是习主席去年5月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新时期青年提出的新希望。

学大: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在新时代开始事业。 肩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实现。

“新时代办事业”,其措辞背后有几百年的贫困积累、落后挨打的中国近代史。 站在两个百年十字路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并不满足,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仍在持续。

到2035年,中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教育强国行列,使中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本世纪中叶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那时,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最坚实的梁柱。
标题:“【奋进新时代】科教兴国”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258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