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7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工业竞争力来自技术进步
2017-02-03经济日报
(边肖:文学军,中国工业协会副会长)
2017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投诉称,中国政府补贴了中国电解铝行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2016年12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332”调查听证会上,美国一些铝企业曾指责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然而,事实是什么,中国铝工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中国铝工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电解铝销售和原材料采购竞争激烈,贷款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因此根本不存在补贴问题。早在2002年,中国政府就对电解铝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从土地、环保、金融等方面严格控制电解铝的重复建设。中国电解铝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融资成本约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5-2倍,远高于其他行业。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对铝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国内铝工业的快速发展。回顾60多年的发展数据,中国经济总量每增长1万亿元,电解铝产量就增加52万吨,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88。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将原铝消费量从2001年的365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3164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0%,高达16%,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出6个百分点。在不断增长的需求驱动下,中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直到2000年,中国电解铝市场的供需从严重短缺转变为基本持平。然而,从1992年到2015年,中国仍然进口了96万吨电解铝。

中国电解铝行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电解铝行业一直致力于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以及大型高效制备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投资成本。目前,400kA及以上产能的50%以上已经完全独立,世界上第一个600kA大型预焙电解系列实现了工业化稳定生产,单位投资成本大幅降低,经营财务费用持续下降,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2015年,中国电解铝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260吨/年,是2000年的20倍,部分企业甚至超过500吨/年。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中国电解铝行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积极开展节能减排。通过技术进步,中国电解铝行业的能耗、物耗和吨铝排放量不断降低。2015年,铝锭每吨铝的平均交流功耗为13,562千瓦时,比2000年低1,900千瓦时,比国外平均水平低约1,000千瓦时。按2015年电解铝产量计算,相当于减少2000多万吨标准煤消耗和55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电解铝的碳阳极、氟化盐和淡水单耗也大幅下降。

解堵解决电解铝产能过剩。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电解铝产能释放惯性导致的供需失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了“同时缓解拥堵”的理念。“封锁”意味着行业将进一步加强自律,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控制新产能。同时,引导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低效产能有序退出。“稀疏”是指在深化现有铝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拓展铝应用的新亮点。自2012年以来,从全铝拖车、铝电缆、铝合金建筑模板、铝合金围板到新能源铝合金车身城市客车,从交通运输领域、电力领域到建筑领域,中国铝行业的每一次应用推广都受到了业内和业外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铝企业的积极跟进,成效显著。

2017年,中国铝工业将继续推进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持续提供有效供应,培育国内市场,引导消费。在严格控制电解铝新产能的基础上,扎实推进铝的应用,扩大应用的重点从工业转移到家庭,使铝合金家居产品走进家庭,不断为铝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日报
(边肖:文学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
标题:中国铝工业的竞争力来自技术进步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3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