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55字,读完约5分钟

“三个硬仗的第一仗打得好”,这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三个硬仗第一年的评价。一年来,污染防治打了一场硬仗,以铁腕手段治理污染的常态化稳步推进。环境保护迫使转型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围绕“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生态环境整体质量”的要求,反污染斗争扎实推进。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7.5%;前9个月,在1940个国家的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的比例达到72.4%;截至12月19日,水源地环境整治完成率达到99%。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包容性的民生福利,它让空的天空更蓝,让水体更清,让土壤更干净。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与污染的斗争中,最重要的是保护蓝天。自今年上半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地区启动以来,近300名检查人员对“分散污染”企业、工业企业环境问题、工业炉窑、清洁供暖和燃煤替代、燃煤锅炉、运输结构和方式调整、露天矿山、粉尘控制、秸秆禁烧控制和实施非高峰生产等进行了综合整治。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七场里程碑式的战斗已经成为对抗污染的突破口和“牛鼻子”。为了赢得蓝天防御战,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地保持它,从一微克到一微克,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柴油车污染控制、城市黑臭水处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与修复、水源保护、农业和农村污染控制等薄弱环节,重点污染控制运动逐步启动。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员被称为污染防治的“一把剑”。中央环保督察“回眸”行动今年正式启动,首批10个省市“回眸”行动推动解决了3万多件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12月6日,第二批“回望”五名核查人员已经完成驻防,2177人被追究责任。中央环保督察的“回眸”剑,指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如“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这为反污染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员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环境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表示,中央生态环境督察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603883,医疗单位)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而且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方面也发现了大量需要地方解决的问题,为刺激投资和消费提供了空间。中央生态和环境保护检查员从事保护和发展工作。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胜勇表示,前三季度,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投资同比增长33.7%,增速比总投资快28.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认为,随着反污染斗争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的“里子”和“面孔”正在发生变化。所谓的“脸”是可以感觉到的大气和水的变化。而“理子”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概念,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企业环境合规性普遍提高,不守法者将被淘汰。“如果出现问题,监督员也必须承担责任,严格监督的气氛已经形成。”常继文说。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预防和控制污染,我们不仅要用铁腕手段来对待它,而且要从源头上加以预防。从产业结构来看,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势头;从能源结构来看,减少煤炭消耗,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从运输结构来看,减少道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从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的角度出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能约为8000万吨,粗钢产能减少2470万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和8.6%;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40%,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战胜污染,各地都走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天津市以源头治理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集中查处和整治21000家“分散污染”企业。优化经济布局,着力破解“钢铁围城”和“园区围城”;山东把新旧动能的转换和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新的必须抑制,高的必须抑制,迫使产业转型和升级,以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山西严格控制钢铁、焦化、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的建设和扩建,要求城市建成区高排放、高污染项目限期完成改造、改造、搬迁或退出。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拉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相关部门今年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完善价格机制促进绿色发展的意见》。其核心内容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性、反映生态价值和环境破坏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促进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促进绿色发展空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形成。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被人们认可的关键。这也是中国经济从快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非常规壁垒。100英尺长的杆子又向前迈了一步,现在是时候在中间碰到水了。“污染防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只有做好,没有退路,这必须是最后的立场。”李对说道。(记者曹红艳)

“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标题:“铁腕治+源头防”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