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6字,读完约6分钟

夸大保险覆盖面,炒作暂停销售的概念,捆绑销售……作为保险业的顽疾之一,误导性销售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最近,随着高考的热波,保险销售是误导和一个新的伎俩是添加-声称"强制保险进入大学前"!我听说过交强险和环境责任险,但这一波“学习强险”来得有点突然。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然而,"神奇的高度是一英尺,道路的高度是一英尺",保险监管也看到了花招,并在半年内发出了十多封警告信,以帮助消费者擦亮眼睛。

今天,根据监管警告信,边肖发现了新保险销售的“陷阱”,并教你如何避免这些“陷阱”!

看看新的销售“陷阱”

陷阱1:投机的概念

“大学入学要求考生有一个有保证的保险支付记录”和“保险正慢慢走向强制性”

秘密:在中国,没有强制要求学生购买商业保险。一些保险销售人员断章取义,曲解政策,甚至捏造虚假信息,严重误导消费者。

陷阱2:通过“投机和停止”的概念进行营销

“停止销售!停止销售!停止销售!根据监管要求,xx产品将于10月1日退市,之后将不再退市。我错过了一生的遗憾。”“现有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保险产品将停产,新产品保费将上升。”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揭秘:为了抵消业绩,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的概念,以“很快停止销售”、“有限时间”和“产品折扣”的概念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人寿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决定在部分地区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不得通过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宣传和误导销售。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3:夸大产品收入

“10年后,将有50万至60万元,20年后至少80万元,38年后约160万元。”

秘诀:投资型保险收益预测一般分为三个等级:高、中、低。为了增强保险产品的影响力,一些营销人员在介绍产品时故意隐瞒中、低档收入,只向消费者介绍高档收入,甚至介绍的收入高于预定的高档收入。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4:夸大产品特征

“产品可以‘持续更新’!”“保险不需要审核,公司不会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变更,也不会因为索赔而拒绝保险或单独调整费率。”

秘密:持续保险不同于保证续保。对于无保证续保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会停止销售、调整保险费率或推出替代性新产品等。届时,保险消费者将面临不续保的风险。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5:诱使投保人“投保疾病”

“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将面临保费增加和拒绝承保的情况,因此您不必填写真实情况。”

秘密:消费者投保时应如实告知。《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根据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6:“购买”保险

“四川航空从北京到成都的xxxx航班,主页报价为661元,最终订单总额为741元。仔细查看后,该网站自动默认检查了30元的航空保险。

揭露:一些推荐的保险产品在网上平台上被默认检查,通常没有明确列出承保实体或销售代理,也没有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7:“退旧保新”和“政策升级”

“现在公司有了回馈老客户的活动,给你的保单全面升级,新保单的好处和保证更高。”

秘密:一方面,当保险合同中途放弃时,保险公司根据客户保单的“现金价值”退还保费,可能会出现保单的“现金价值”低于“本金”的情况;另一方面,中途退保将导致保单失效,客户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对于保险单中规定的风险,保险公司不能提供相应的赔偿。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陷阱8:带有噱头的“假保险”

“(xx星)爱情保险,每份保费为11.11元,并承诺如果两人在一年后仍保持爱情关系,商家将支付双倍的金额。”

秘密:《保险法》规定,只有保险公司是开发保险产品的合法机构。保险创新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证功能,而“爱情保险”等产品类似赌博游戏,有“赌博”嫌疑。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小贴士:五个“避坑”大法

第一,“量身定做”

不同的保险产品对风险保护、储蓄或投资的功能有不同的强调。消费者应根据家庭状况、生活阶段和收入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第二,“追根溯源”

验证资格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第三,“理性消费”

在购买金融产品时,消费者应该知道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成正比,不要盲目相信“保证高回报”的承诺。

第四,“阅读条款”

对于密集的保险条款,购买者也应耐心阅读,特别注意粗体部分,并重点了解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期限、支付期限和金额以及退保费用的扣除。

V.“签名”

不要在不知道保险条款的情况下随意签字,你也不能在空白上签署保险信息,也不能委托其他人,包括销售人员,代表你签署或复制风险警告声明。

监管:四项措施使销售误导“无处藏身”

“以预防为主,加大处罚力度,整顿市场秩序。继续扎扎实实,严肃查处各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加大对误导性保险销售的治理力度。”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如何纠正误导销售?

一是注重防范,通过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严格履行保险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督促保险机构加强合规培训和员工诚信教育,加强对保险机构及其员工保险营销宣传的监管。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二是通过完善保险公司服务评价,推进保险服务标准化,实施保险销售行为可追溯体系,研究制定网上保险销售行为可追溯管理细则,致力于从正面引导、逆向强制和过程跟踪三个角度督促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误导销售。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三是通过及时发布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督促保险公司发布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信息透明度不断提高;通过加强风险预警,揭示保险消费中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帮助保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误导性销售行为。

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第四,通过加强风险预警,揭示保险消费中的风险点,提示消费者相关防范措施,帮助保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误导性销售行为。

标题:保险销售误导花样百出 这些陷阱你见过吗?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