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王春英今天说,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充足,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仍然很强。此外,近年来,中国实行了向人民收取外汇的做法,私营部门的外部资产占所有外部资产的比例正在增加。

19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王春莹介绍了2016年外汇收支数据,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记者问:最近有经济学家说,如果外汇储备是2万亿美元,其实2万亿美元就够了。你认为保护区的规模及其变化如何?

王春莹表示,首先,没有必要过度炒作某个价值。各种财务指标上下变化是正常的。
第二,从对外支付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来看,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仍然非常充裕。至于储量规模,世界上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按照传统的计量标准,在进口支付方面,外汇储备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月的进口。假设没有人民币对外支付,目前外汇需求约为4000亿美元。事实上,跨境支付已经可以用人民币进行了。在偿还外债方面,外汇储备需要覆盖100%的短期外债。目前,本外币短期外债规模分别为8000亿美元和9000亿美元,明显低于2014年底的1.3万亿美元,表明近期外债偿还压力大大缓解。

因此,总的来说,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来看,国际支付和流动性仍然很强,能够很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
第三,从外汇储备满足境内机构增加境外资产的角度来看,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境外资产持有人的结构性变化,这是一个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春英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和个人经济实力的增强,私营部门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这是一个向人民收取外汇的过程。根据国际投资投资表,截至2016年9月底,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资产占全部对外资产的49.7%,比2015年底增长4.5个百分点。过去,外汇储备占外部资产的比重相对较大,但现在私营部门的比重正在上升,这使得私营部门的外部资产和外部负债的平衡和匹配程度趋于提高。截至2016年9月底,私营部门的净外债为1.5万亿美元,大大低于2014年底的2.3万亿美元的高水平。此外,没有必要仅仅依靠外汇储备来满足私营部门增加其外国资产持有量的需要。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仍在继续,跨境融资和市场开放等政策也促进了海外资金的流入,这可能是国内实体增持海外资产的资金来源。

当然,官方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外国资产调整需要合理和适度,并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协调。今后,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上述调整的顺利实施。

第四,中国外汇储备在未来仍将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从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四个主要因素来看,一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运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第三,由于美元是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货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会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第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将由外汇储备规模调整为外汇储备规模,反之亦然。

最后,王春莹表示,未来中国外汇储备仍有条件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一方面,近期私人部门外汇资产的增加与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关,特别是美元的走强。然而,美元本身的走势是不确定的,不可能单方面波动,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这意味着私人部门可能会调整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资产和负债结构,从而将其外汇收入转移到官方储备中。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也是根本,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稳定格局。
标题:外管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充裕 国际支付能力仍很强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2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