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6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云南十几所技术学院联合决定加入联盟,迎接中国与东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盛会。
1月15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签约仪式、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和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这是云南民族大学在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基础上发起的“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外办正式授予基地,全省14所职业技术学院加入。

记者了解到,云南民族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位于万鼎经济开发区,是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占地300多亩。它是云南民族大学的一所二级学院,也是一所公立高职院校。按照“专业+语言、一校六国”的培养模式,学院采用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包括本科和专科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和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这所国际职业学院的招生目标也多样化了。在内部,它主要招聘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以及企业和机构的雇员,而在外部,它主要招聘来自六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学院设在云南,面向全国,辐射湄公河国家,重点培养六国经济合作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计划建设期为5年(2017年至2022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国际化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走国际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外职业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云南民族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的“一校六国培养模式”再次创新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必须提到的是,与目前双向合作办学的情况不同,这种模式符合六国和六国学生的不同国情,这就要求这类国际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培训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更加复杂。在国际职业院校不断创新的同时,仁中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标题:国际职业学院创新中外办学模式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2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