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4字,读完约3分钟
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粮油市场疲软。然而,中粮集团逆市而动,实现利润总额61.5亿元,同比增长79%,超过预算50.5亿元,超过年度预算目标。

据SASAC网站介绍,2016年,中粮集团明确了“一个责任、三个主体、四个职能”的发展方向,服务于国家粮食和粮食安全战略(Aiji、净值、信息),力争在“十三五”末达到3579吨的水平(即3000万吨储备能力、5000万吨周转能力、7000万吨贸易能力、9000万吨加工能力)。实现32115(即玉米3000万吨、大豆2000万吨、大米1000万吨、小麦1000万吨、食糖500万吨)的经营目标,实施数量调控,引领内需,引领价格。

中粮集团推进国际国内一体化、生产区和销售区一体化、仓储、运输和加工一体化。中粮集团与中国纺织进行战略重组后,国内石油加工能力达到2400万吨,整体市场份额上升至18%,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顶级石油加工企业;重组后的棉花产业链占据了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覆盖全球主要生产区和销售区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中粮集团的全球布局,使其在粮油领域具有较强的上游控制能力、物流保障能力、综合加工能力和市场覆盖能力。下一步,中粮集团将深度整合其粮食贸易、油脂、饲料和棉花业务。

按照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公司资产层-生产单元执行层的三层结构,中粮集团将在2016年瘦身健身,降低管理水平,打造小总部、大产业体系。中粮集团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将职能部门从13个减少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到240人。中粮集团按照业务重心原则,推进了以核心产品为主线的18家专业化公司的整合,下放了人权、资产配置权、生产、R&D与创新权、评估与评价权、薪酬分配权等五项关键权力,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负风险的市场主体。

中粮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分散搞活实现股权多元化,推动下属企业引进外部投资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探索员工持股、ipo前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等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集团总部资本管理职能定位。目前,中粮集团下属的18家专业公司中,有12家以不同形式引进了外部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上市)。2016年,中粮集团下属的中粮地产、中粮工程、中粮肉类和中粮包装四家专业公司以不同形式引入外部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这次混合改革中,这四家公司从八个投资者那里获得了总计约103.58亿元的投资,从员工持股平台获得了约5.027亿元的出资。

目前,中粮集团5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业务。2016年,中粮集团先后全资收购了来宝农业和尼德拉农业。与此同时,该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的54个国家开展了农业贸易。
标题:中粮集团“十三五”元年粮油主业逆市增长 实现利润61.5亿元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