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1字,读完约5分钟
1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等重大数据。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7%,其中第四季度为6.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说,2016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达到11万亿美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提高
纪宁哲表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新能源发展迅速。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的重组和转移方法变得更加明显。从结构优化角度看,2016年,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消费贡献率占近三分之二。从转移模式来看,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下降5%,清洁能源比重将增加,企业效率将提高。

数据显示,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Aiji、净值、信息)同比增长10.5%,增速比规模以上产业高4.5个百分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旧动能转化取得成效,产能提升了传统产业运行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发挥作用。发展新产业不能放弃传统产业,许多新产业都是从传统产业中衍生出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朱宝良几天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经济已经初步稳定。一方面,稳定和提高质量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另一方面,新动能和新经济(Aiji、净值、信息)已取得初步成效,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业态对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

万博新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6年的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化政策提前释放了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从部门贡献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表面上已经趋于平稳。在消除了金融影响后,今年有所反弹;从经济周期来看,中国经济经历了自市场经济以来最大的下行周期,一些领先指标已经预测经济将触底企稳;从增长势头来看,新供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纪宁哲表示,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家都在担心资本市场的波动,这是一种从现实到虚拟的背离现象。
纪宁哲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有效地控制了一些大家担心的资本市场波动。我们应该继续防范市场过度波动的潜在风险,让实体经济更加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超过预期,有效地提高了人民获得改革成果的意识。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3%。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超过1000万人的目标。

朱宝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的收益感一方面来自于人民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来自于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人民感情,如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服务,改善社会风气等。改革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全面的红利。

经济效益正在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去年1月到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60334亿元,同比增长9.4%,比前三季度快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5%,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

与前一年相比,工业生产者的年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了1.4%。继去年9月以来连续54个月同比下降后,同比增幅继续扩大,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定增长的效应已经显现,企业效益提高,经济稳定的趋势已经显现。2016年9月至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迅速增长,从0.1%升至5.5%。一方面,上游产品的产量和供应量因产能下降而减少;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私人投资恢复,这增加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并迅速改变了供求关系。

刘哲表示,利润增长的驱动力不应该太依赖于价格的上涨,工业企业仍然需要运用内部力量来提高质量和效率。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要素市场改革的深化和企业供给的升级。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本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企业的净利润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来适应新的消费。为旧供给增加新价值,引导消费升级,提高企业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一步是帮助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这要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深化财税改革来实现。其次,要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三驾马车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增加制造业投资,刺激对高科技产品和高端设备的需求,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纪宁哲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保持稳定的同时经济进步的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化预期导向,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标题:结构优化、效益回升 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有质量增长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