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7字,读完约2分钟
陈彩虹
中新网1月20日电(记者)1月19日,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陈在银行业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建设银行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已超过1600亿元。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允许银行设立符合要求的新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

“与其说是债转股,不如说是银行创新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银行作为金融主体,筹集资金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降低负债率。陈认为,“债转股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更是为了给银行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模式甚至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2016年10月,建行率先实施了WISCO和郧西债转股试点项目,随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超过1600亿元。
中国网银发现,建行在选择债转股客户时,更倾向于国有企业而非央企。陈表示,建行的债转股企业不一定是其客户,但它们不会是“僵尸企业”或不良资产较重的企业,而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

建行帮助客户降低负债率,让他们轻装上阵,这样他们在市场上的信誉提高后,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融资,企业的发展也会增加。陈指出,“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债转股)客户只是能够为建行未来发展带来支撑的部分客户。”

关于债转股的资金来源,陈表示,建行将筹集部分资金,帮助企业降低贷款比例。“在债转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银行投入的资金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资金来自其他地方或通过社会融资获得。”

2016年11月20日,建行表示,计划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建行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债转股业务。陈表示,建信资产管理将“成为债转股的专业实施平台。”截至1月19日,五大银行已与中国工农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均宣布有意设立专门从事债转股的子公司。债转股进一步加快,预计下一步交易规模将迅速扩大(中国网银:四大银行拟设立的子公司的债转股预计将迅速扩大)。
标题:建行董秘陈彩虹: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已超1600亿元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