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1字,读完约3分钟
2017年,中美经贸关系可能进入多事之秋。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从他之前的声明判断,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并不缺乏。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很可能引发一波激烈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当然,如果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挑起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地招致全世界的反对和报复。世界主要贸易国也将步其后尘,结果是谁也不会从这两种损失中受益,这将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倒退。在这一点上,有历史教训。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为了保护自己,提高了进口产品的关税,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对。当货物不能自由通过边境时,士兵就越过边境,这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不愿意打贸易战,但它不怕打贸易战。自中美建交以来,1983年只有一次针对纺织品的贸易战,但最终结果是美国政府的妥协。应该指出,今天的中国与33年前的中国相去甚远。当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01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1%。此外,201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22%的棉花、56%的大豆、26%的波音飞机和33%的通用汽车。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可以在世界上找到替代品,特朗普的统治团队必须清楚这一点。

事实上,对于任何国际贸易来说,对话总是比对抗更强大,合作总是比摩擦更强大。经过40多年的合作,201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5583亿美元。然而,由于全球贸易形势低迷等诸多因素,中美双边贸易呈现疲软态势。如果此时爆发贸易战,贸易合作的大局将受到重创。

中美两国都应该对每个人都关心的贸易逆差采取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来自加工贸易,而中国只有低附加值和高污染,更多的利润来自美国。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约70%的外资来自东南亚。“贸易差额转移效应”把贸易逆差的“数字”留给了中国,但贸易逆差的真正“利益”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

汇率是中美贸易的焦点。许多事实证明,贸易的根源是市场,市场是比较优势的结果,汇率不是决定性因素。单纯通过汇率降低贸易逆差是一种传统而狭隘的国际贸易思维。此外,人民币汇率正在加快市场化改革,重新盯住一篮子货币,并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到,人民币对日元、欧元和英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被动升值。“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不能从中国头上扣下。

尽管贸易增长疲软,但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亮点。此外,在美国推动的“制造业回报”和全球投资低迷的背景下,美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是彼此的大市场,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市场。特朗普提名农业州州长为驻华大使的原因是让他推动农产品对华出口。平心而论,中美经贸合作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有得有失,也有双赢的结果。加强中美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标题:中美经贸的“正道”是合作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