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8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1月23日,
证券时报记者张达
根据易居研究院今天发布的报告,截至2016年12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房库存已经连续17个月下降,部分城市取得了良好的去库存效果,从去库存阶段进入了补货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房总存量为2.3334亿平方米,比上个月下降1.0%,比去年同期下降10.6%。从2016年全年月度数据来看,全国35个城市新建商品房库存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出良好的去库存化倾向。

三类城市的库存均同比下降。截至2016年12月底,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房总存量分别为248216753平方米和409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3%、-0.8%和-0.5%,同比分别增长-26.9%、-9.2%和-3.5%。

自2016年5月以来,一线城市的库存环比和同比都在下降。9月份略有不同,库存环比略有增加,同比降幅扩大。从10月到12月,环比和同比都继续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这些城市的推进步伐缓慢有关。总的来说,一线城市急需补充库存。

12月,二线城市新增供应为1821万平方米,高于11月的159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新的供应少于新的营业额,这导致库存逐月下降。从2016年12个月的数据来看,库存保持了环比和同比下降。

12月份,三线城市新增供应量为352万平方米,新增成交量为371万平方米。新的供应量少于新的营业额,这使得库存下降。从2016年全年月度数据来看,总体而言,三线城市的去库存效果明显改善,后续有必要继续积极去库存。

根据去库存期指标,2016年12月,35个城市新建商品房的库存去库存期为8.9个月,也就是说市场只需要8.9个月消化库存,比11月的9.0个月低0.1个月。根据历史数据,存贷比处于历史低点,一般接近近六年来的最低点,即2011年2月的7.5个月。

其中,一线城市已经连续23个月低于12,规模太小。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似。目前,储蓄与销售的比率低于12个月,房价涨幅相对较大。与一线城市相比,一些城市的储蓄与销售的比例甚至更小,房价的涨幅甚至更大。三线城市的存款与销售的比率继续下降,但仍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预测,去库存化战略将在2017年继续,尤其是四线城市的政策导向仍将加强。根据2016年的数据,对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尤其是一些热点城市,库存规模不足。因此,从抑制房价和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角度来看,仍有必要通过土地供应积极补充存量。一方面,在调控背景下,市场需求趋于下降,另一方面,新房供应基本保持稳定。去库存周期指数可能反弹。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35城库存连续17个月同比下跌 或转入补库存阶段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