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6字,读完约3分钟

汇通。上周,中央银行再次放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确保春节前现金交割的集中需求,促进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化”操作,为多家现金交割比例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周期为28天,资本成本与同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当。据估计,超过6000亿元将被释放到市场。

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此前,1月1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推出了7天2000亿元、28天2600亿元的反向回购操作。当日反向回购到期规模为500亿元,单日净投资41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通过传统的反向回购,实行每日净投资,另一方面,启动“临时流动性便利”,补充五大银行的血液,央行在节前努力保持稳定。然而,将此视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信号,或者将“暂时的流动性便利”视为RRR对五大银行有针对性的定期降息,可能会有所偏颇。

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央行的非凡举措符合时代的需要。首先,一年即将来临,各行各业使用更多的钱,这是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往年的这个时候,央行也加大了资本投资的力度。第二,几年前,有一些因素,如外汇储备减少,企业纳税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例如,上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3178亿元,连续两个月超过3000亿元。外汇账户的大规模下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基础货币投资的下降。为了弥补基础货币缺口,通过开放市场来补充流动性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

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下,央行也没有采取措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方面反映了央行今年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和中性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央行的货币调控目标和操作更加精准。作为一个“大动作”,RRR减息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如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利影响;例如,通过提高杠杆率,2016年国内信贷增加了12.65万亿元,这是不低的,甚至更多的因素排除了地方债券互换。下调利率将进一步刺激信贷增长,这与降低杠杆率的监管目标背道而驰。尽管仍有采取其他措施的空间,但央行可能不会轻易使用“降低RRR利率和降息”等工具。

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央行的紧急措施为春节期间的流动性冲击提供了足够的保障。上周,债券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指数运行一周波动不大;股市稳定下来,甚至连负面趋势也结束了。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警惕假期后的流动性状况。央行上述措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价格和时间限制。到时候,释放的钱将不得不连本带利收回。对于因临时业务退出而带来的资金紧张,相关金融机构应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到时候喊“放水”。

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标题:中国央行年末突击“放水” 但并非货币宽松信号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