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丁,一个41岁的湘西农民,几个月前离开山区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作。要不是跨省劳务输出对接措施带来的机遇,他可能还在国内“坐在城里”。
丁的家位于湘西花垣县,武陵山腹地。
这个家庭有五个人,每个人有三分土地。丁说,在家务农能填饱他的肚子。
世界上有老人,也有小人,但是没有办法赚钱。压力就像一座山,让他喘不过气来。更让他担心的是,他已经是一个“四年级”的人了。
黄,45岁,住在距丁家不远的边境小镇爱车坝村6组。和丁一样,也有“老问题”。不像丁,因为家里穷,他还没有找到老婆。
“我们也想出去工作,但有些工厂需要我们。”黄说,近年来,看着邻近村庄的年轻人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打工,很多人建起了新房,但他们仍然住在老房子里,这是“可耻的”。

“听村民说,沿海工厂不愿意招35岁以上的农民工。我们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技能,也老了。我们能做什么?!”黄对说道。
丁害怕出去工作。还有另一个担心:几年前,几个老乡外出打工一年,但老板不付钱,最后有些人乞讨回家。他说:“我们非常害怕大城市不熟悉的地方。”

政府的扶贫行动解决了丁的困境。
2016年4月,广东与湖南、湖北联合启动贫困人口劳务输出试点,数百家珠三角企业先后在湖南省花垣县举办专门招聘会。花垣县劳动部门还根据企业需要,为全县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对口培训。

丁清楚地记得,他和黄是去年五月在佛山市招聘会上被一家陶瓷厂录用的。
“这家陶瓷厂有几千人,非常正式。公司与我们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每月按时支付工资。”丁说,他在工厂的原料车间工作,月薪3000多元。“我发工资的时候,留下几百块作为生活费,其他的都到我老婆的银行卡里去了。”

当你挣钱时,你有信心。丁武星说,他回到村里,可以昂着头说:“我也能挣钱。”。
政府不仅帮助像丁这样的贫困家庭挣钱,还帮助解决“买票难”的问题,这是春节期间农民工最头疼的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广铁集团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一些爱心企业合作,推出了几列“扶贫专列”,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工返乡。丁和黄都得到了免费火车票。

在从广东深圳开往湘西的k9064“扶贫专列”上,来自花垣县龙潭镇支出村的48岁的余与丁同乘一节车厢。他还在“第一次外出工作”后回家过年。
“说到底,还是有政府给我们‘撑腰’,为什么我们不敢出来?我们这个年纪怎么会有工厂呢?!”余对说道。
余曾在县城当过“大军”,帮人装卸货物,收入极不稳定。有时他一天赚200元,有时两天赚不到一分钱。
随车同行的广东省花垣县劳动对接服务中心主任龙明江告诉记者,像于和丁这样的“老”农民不在当地。他们有强烈的外出工作和摆脱贫困的意愿,但由于年龄和就业环境等因素,他们很难真正走出大山。

俞印规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很好。我们已经赶上了这个大趋势,尽管我们竭尽全力,但我们必须抓住它。多挣钱,早点摆脱贫困!”
2016年,华远县通过劳务输出对接方式到广东工作的139名新增工人中,有71名贫困人口超过40岁。
“广东省和湖南省启动了对贫困人口的劳务输出对接工作,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培训等服务支持,开辟了他们致富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扶贫的道路上大步前进。”龙明江说道。
标题:“大龄”农民丁兴武外出务工记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4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