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财经1月25日电(记者郭)昨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单只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投资性权益资产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同时,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宽限期。保险公司可在2年或更长时间内将相关资产比例调整至监管比例。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范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比例后,保险投资绝对量不会下降,而是上升。此外,投资比例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超过投资比例的六家保险机构将出售一定数量的股份。宽限期的设定将大大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干扰,甚至达到“零冲击”。

实施分类监管不影响保险资金的正常投资行为
根据通知,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况。根据持股比例的变化,逐步实行差别监管。
其中,不涉及标语牌的一般股票投资行为不增加限制性措施;进行一般性股票投资涉及标底的,应当根据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事后报告;符合主要股票投资标准的,应当事后向监管部门备案;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应当实施事先批准。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中提到的差别监管是分类监管理念的充分体现。
他还表示,随着大资本管理时代的到来,在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实施分类监管,是适应保险资金内在属性和稳健多元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可以防止风险失控和阻断风险扩散,充分利用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保险资金全球配置。

他还强调,正常的一般股票投资不增加限制性措施,这种分类监管的设置不会影响保险基金的正常投资行为,更不会影响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调整投资比例。投资的绝对数量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通知明确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单只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投资性权益资产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
中国保监会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适应全国资本市场变化的结果。2015年下半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中国保监会及时响应国家稳定资本市场工作计划,出台救市政策,提高单只蓝筹股和股票资产投资比例。

然而,从那以后,一些保险公司使用这种政策投资股票,所涉及的资金约占保险资金使用总额的1%。及时退出临时救助政策将有助于上述保险机构防范股票投资集中风险,保持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上述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即使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例可能下降,但绝对投资额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利率将继续徘徊在较低水平,短期内“优质资产短缺”问题仍将十分突出。保险机构追求长期稳定回报,保险资金适当提高资本市场表现稳定的大型蓝筹股的投资配置是大势所趋。其次,从多元化配置的角度来看,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不会减少。

此外,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资金再投资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资产配置的压力也很大。目前,资本市场底部的操作区域清晰,投资安全边际明显。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保险基金不会撤回或减少投资,而是会增加对估值低、股息高的蓝筹股的投资。

宽限期设置对资本市场“零影响”
根据通知,保险公司可在2年或更长时间内将相关资产比例调整至监管比例。
上述负责人表示,投资比例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目前超过投资比例的6家保险机构将出售一定数量的股份。此外,目前超额资金仅占整个行业的1%,一些大型保险机构月度增长带来的投资份额可能会抵消这一影响。这个宽限期将大大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干扰,甚至达到“零影响”。
标题:6家保险机构超股票投资比例限制 宽限期设置或实现零影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5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