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9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黄岛海关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监管质量,优化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各级要求,稳增长促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推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爱吉、净值、信息)发展。2016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进出口总额达到79亿美元,占青岛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实现逆向增长,重点项目优势更加明显,新型经济主导作用逐步显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港区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海关“智能”监管助力汽车进口实现新突破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青岛港整车进口在2016年实现了新的突破。黄岛海关监管进口15851辆整车,价值超过52亿元人民币。整车进口总量居中国第五位,其中非标车辆进口量居中国整车进口口岸第二位,发展势头迅猛。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黄岛海关着眼于青岛港整车进口的长远发展,新建并开放了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的检验棚,可实现全天候风雨无阻的检验。在这个温室里,到处都是“智慧”的化身。海关利用手持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个人查验系统,对查验货物进行实时处理,并将数据自动即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节省了大量的数据流通时间。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海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视频检查和评估。现场稽查人员和青岛海关监管指挥中心的海关人员同时对整车进行检查、沟通和协商,使企业无需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更加完善。所谓的rfid技术实际上是贴在汽车前窗上的电子标签。不要低估这个小电子标签,它就像一个汽车的身份证,记录进口汽车从卸货到出港的去向。海关、港口公司、航运公司、航运代理、托运人和其他各方可以使用该电子标签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可用于实现进口汽车卸入车场、检验、外观、检验等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成本。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黄岛海关还优化了操作流程,专门为进口汽车开辟了绿色通道,设立了专门的窗口,并指定专人负责进口汽车的通关审核和汽车进口证明的印制,为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同时,青岛港还自主开发了进口汽车操作系统,可以全面控制卸货、开箱、理货、检验、计费、起车等流程。、以及提高操作效率。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通过不断挖掘潜力,黄岛海关从每一个环节入手,确保整车高效顺畅的通关环境。到目前为止,一辆进口车的通关时间至少缩短了3个小时,一辆手续齐全的进口车只需要一个星期就可以到达香港并最终取车,大大提高了青岛车港的竞争力。青岛史圣威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汽车物流部副总经理董浩坦言:“在青岛港整车进口只有一个字:快!”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为企业开拓中亚市场搭建桥梁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辐射区内有机械、设备、食品、化工等众多企业。这些企业与中亚、西亚甚至东欧的许多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活动,渴望拥有一个省时省力的物流渠道。为帮助企业参与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加快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和完整产业链,黄岛海关积极服务企业需求,充分发挥特殊关区和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优势,创新监管模式,打造贯穿“港区-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阿拉山口-中亚”的便捷物流模式,为物流插上“提速翅膀”,让更多企业共享国家战略带来的利益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港区企业青岛北海石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环保工业园项目,提供油田伴生气回收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考虑到一些大型环保部件不具备集装箱运输的条件,海关派出人员对从该地区到多式联运中心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最终实现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无缝衔接,进而利用多式联运“中亚列车”将货物运输到中亚沿线国家。同时,通过区域信息管理系统的专项监管来提高账户核销效率,缩短企业通关时间。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2016年10月26日,青岛北海石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油田环保机械设备成功装船运往哈萨克斯坦。该设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专利技术。使用这种物流模式,整个运输过程比传统的运输模式节省了将近一半的运输时间。该公司总经理叶明表示,该公司的产品在国外需求旺盛,但令企业头痛的是,中亚国家路途遥远,物流和运输极其不便。通过海关提供的物流模式,这批设备可在4天内到达新疆阿拉山口,1个月内到达哈萨克斯坦,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购买世界”在门口成功推出跨境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保税模式

2016年6月6日,山东省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保税仓储业务——境外婴幼儿奶粉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完成线上线下对接测试,标志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率先全面满足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保税仓储业务成功发展的各项条件。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青岛是国务院批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12个城市之一。为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黄岛海关抓住发展机遇,提前介入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跨境电子商务货物特殊区域出口监管方案,协调相关企业完成跨境电子商务系统和全业务流程测试,共同完成青岛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与“跨境一点通”通关服务平台对接,帮助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打造中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综合体。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保税库存模式作为进口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之一,因其明显的优势受到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平台下订单后,直接从保税仓库发货,避免了在国际运输线上耗时的缺点,可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此外,保税仓储模式实行取消关税和征收70%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优惠政策。集中采购可以大大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实惠的价格。此外,跨境电子商务新政出台后,保税货物在整个进口通关、检验检疫过程中受到严格监管,更好地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目前,港区内有两个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场所。黄岛海关致力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与港区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帮助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建设沿海、综合、智能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园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监管体系“创新”有助于港口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海关监管效率和通关速度,黄岛海关率先在青岛海关区推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管理系统,要求科技人员提高效率。有了这个系统,企业可以随时向海关申报,而不需要打印纸质文件和进行纸质审批。同时,原有的制卡和打孔方式被人工识别和输入车牌号码所取代,进出该区域的货物可以通过全天候大门。信息系统全面实施后,单车穿越时间从75秒缩短到现在的35秒,该地区的企业立即享受到了系统建设带来的红利。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黄岛海关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监管创新体系的复制和推广,其中“统一备案清单”、“批量出入境、集中申报”、“集中汇总纳税”、“通关作业附单简化”、“融资租赁”等五项制度创新已开始运行。以青岛吕臣进口产品展示推广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进口涉及来自20多个国家的1万多种单一产品,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规模给企业的报关带来了相当大的成本压力。“分批出入境、集中申报”通关模式实施后,企业由每票报关改为每月集中报关一次,从以前平均每月1000多张票到每月10张票左右,大大减少了企业的通关手续,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黄岛海关还积极调查收集了相关企业对自贸区监管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如海关总署推出的“内部加工监管”、“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按状态分类监管仓储货物”、“大宗商品现货保税交易”等,从多方面了解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为系统运行“提前”做好准备。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此外,黄岛海关还积极参与港区总体建设,配合前湾港区三期通关验收工作,参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监管计划的制定,有序推进保税港区、前湾港区五期自动化码头、黄岛铁路口岸站专用通道和保税港区行政专用通道的开放,为港区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黄岛海关将继续稳步推进改革创新。通过提高海关特殊区域监管效率、强化服务质量,继续推进“配送服务”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支持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更快更好发展。

标题:黄岛海关:改革创新助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发展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