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3字,读完约3分钟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民生的改善。国务院第三次大检查发现,2016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确保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有效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改革。

促进大学生就业
2016年,共有765万大学毕业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出、留、做好、出”长效机制的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各地简化和优化政策审批和办理程序,抓好各项就业和创业政策的落实,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发展新的就业形式和模式,拓宽多元化就业空空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了能力提升、创业指导、校园精准服务、就业援助和权益保障五项行动,将就业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覆盖校内外各阶段、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综合运用一整套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截至2016年底,共有132万名大学毕业生离校时没有工作,毕业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或参加了见习、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
做好员工安置工作
解决钢铁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是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员工安置工作是重中之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个部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做好解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和脱贫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专项职业培训计划、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此外,在商业担保贷款文件中强调了对失去工作能力的工人的支持,并努力为被转移的工人提供更全面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此外,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向不下岗和不下岗的企业提供稳定的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工作;督促各地认真落实配套政策,确保各减容省和新疆兵团以部务函、部门函等形式下发配套文件,确保调度政策的落实进度,引导和鼓励各地在中央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措施。

促进农民工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点,加强地方工作指导,着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农民工就业总体稳定。

一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广东、湖南、湖北开展劳务合作试点,探索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稳定的途径和措施,形成了一套在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就业扶贫指导意见,召开全国就业扶贫电视会议,开发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部署全国就业扶贫工作。与此同时,各地引进了就业扶贫工作坊、劳务合作、稳定就业等一批地方典型经验,促进就业扶贫。

另一方面,推进“大潮行动”的实施,开展“新学徒制”试点,组织实施“千所技能扶贫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协调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劳动预备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增长、惠民惠民的决策部署,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标题:促进重点人群就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8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