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7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长沙2月14日电:坚持不懈,为湖南涟源煤矿爆炸事故的最后一名救生目击者
新华社记者石
“搜救队抬着他们找到的矿工,从又陡又滑的矿井中爬了出来。他们最多只能爬20米,然后不得不换成另一个人。对于40层楼高的矿井,每组10人只能继续磨牙。”14日,湖南省涟源市一煤矿发生爆炸,许多矿工被困井下。从凌晨3: 00到将近24: 00,救援队成员刘一民和其他35名同伴一直试图寻找微弱的呼救声,以及他们失去的生命。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成功救出了四名遇难矿工。除了他们,还有医生、专家、担架、引路人、运输和维护人员...300多人,为了生命的最后希望,不要放弃,永不中断。

14日3时07分,涟源县安监局副局长张家声接到煤矿安监员的电话报告,煤矿发生爆炸。3点09分,他立即安排救援队赶赴现场。3点45分,第一批救援队员到达现场。

此时井下情况非常严重,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5%,远远超过安全规定的0.0024%。救援队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对灾区进行侦察,并对灾区有毒有害气体和安全设施设备进行调查。4点25分,他下到井边,勘察了矿工们反映的最危险的地方。5点40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受伤的人,并把他转移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救援队成员李海亮告诉记者,由于矿井环境恶劣,空瓦斯稀薄,他们在找到伤员后无法直接进行救援,所以不得不为伤员戴上呼吸机,尽快将他们抬出井口进行救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是救援人员内心的折磨。

当灾区的一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严重超标时,救援人员从未放弃。9点25分,受伤的马学福离开了井,9点50分,另一个受伤的谢晗出生了。中午12时许,受伤的光离开了。

在医院里,马学福告诉记者,当感觉到冲击波时,一阵大风吹过地下,电力突然消失,通讯完全中断,地面开始积水。我的同伴建议离开矿井。他们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总是走不到尽头。开始时,头上有雾和剧痛。当他们醒来时,他已经在医院了。

在当班的29名矿工中,有三名救援人员和马学福一样强壮和幸运。幸运的是,也有16名遇难者自己安全地打捞了这口井。不幸的是,9人死亡,其中3人的遗体仍在抢救中。

“我们不会放弃,我们必须找到受害者的遗体。这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解释。”14日深夜,张家声和其他救援人员仍在讨论各种打捞遗体的方案。此时,地下涌水量已达到每小时1000多处,打捞的难度仍在增加。
标题:坚持,为了最后的生命——湖南涟源煤矿爆炸事故救援目击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0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