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5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赵晨曦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产权制度,形成合理的资源收入分配机制和资源所有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行政配置范围进一步明确,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资源配置体系已基本建立,资源配置过程公开公平,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益和效率明显提高。

赵介绍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他说,最近发布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的八项改革任务,涉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和农村、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他介绍说,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解决当前政府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场价格扭曲、配置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创新配置方式,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意见》强调,创新型政府资源配置应遵循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政策、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平台整合、信息共享、遵守法律法规、创新监管等基本原则。

他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产权制度,形成合理的资源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保护资源所有者的权益;行政配置范围进一步明确,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以目录管理、统一平台、规范交易、全面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已基本建立。资源配置过程公开公平,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益和效率显著提高。

数据地图:北京将建设中关村科技城、怀柔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韩海丹还介绍了近期的几个重要政策文件。一是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和拓展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化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措施。一是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适应加快发展新动能和提升传统动能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加快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动态调整。第二,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体系,落实更具包容性、鼓励新兴经济体创新的治理理念,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三是激发新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智力要素流动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速机制,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模式。四是强化支持保障机制,构建协调合作的组织支持,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完善统计调查支持等机制,更好地服务新产业新业务形式的健康发展。

二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空室、天文与工程技术等七个科学领域,从启动建设、准备示范、探索前期研究、完善升级四个层面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的建设与发展。全面布局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形成支持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三个是国家人口发展计划(2016-2030年)。根据该计划,中国的人口发展将在未来十年,特别是2021-2030年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据预测,总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将减少,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人口流动性将保持活跃,家庭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计划》强调,要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主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二孩政策的综合效应,全面落实政策,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总人口势能、结构红利和优质资本的叠加优势,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计划,要完善生育政策调控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家庭发展支持系统,促进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要提高新增劳动力的素质,挖掘劳动者的工作潜力,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国际人力资源,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推进人口城市化,促进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紧密平衡,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优化人口空空间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贫困人口准确脱贫,促进重点人群共同发展。

根据规划,要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加强人口数据支持,建立人口预测体系,开展重大决策的人口影响评价,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进国际合作,开展监测评估,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标题:发改委:2020年形成合理的资源收益分配机制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0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