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1字,读完约6分钟

新闻地图

上周六(2月18日),中国央行旗下媒体《中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位未具名监管者的话称,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定中性后,央行的货币政策仍面临许多困难。

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盘活流动性存量;其次,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货币政策受到外部约束。

以下是《中国金融时报》的完整报道:

今年,货币政策被设定为稳定和中性,流动性目标也相应地从之前的合理充裕调整到基本稳定。分析师表示,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去杠杆化进程和外部环境,央行不会让流动性过于宽松,但也不会容忍流动性过度紧张。后续央行将继续保持灵活性,微调和控制货币阀门,以保持流动性的整体稳定。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自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遏制资产泡沫以来,货币政策已从稳定宽松转向稳定中性。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央行延长了融资期限;二是从2016年11月到年底,减少公开市场的资金量;第三,2017年春节前至今,资金撤出公开市场,营业利率全面上调。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在外汇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央行对再融资工具的依赖程度超过了RRR减债等传统工具。一位监管者告诉记者,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定中性后,货币政策仍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盘活流动性存量;其次,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货币政策受到外部约束。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在这段时间里,央行正在尝试更精确、更温和的控制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首先,从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其次,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从宽松到紧缩,但总体上是中性的;最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预调整和微调的政策预期。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不紧,流动性基本稳定

今年,货币政策被设定为稳定和中性,流动性目标也相应地从之前的合理充裕调整到基本稳定。分析师表示,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去杠杆化进程和外部环境,央行不会让流动性过于宽松,但也不会容忍流动性过度紧张。后续央行将继续保持灵活性,微调和控制货币阀门,以保持流动性的整体稳定。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中国央行行长助理章小蕙最近写道,自2011年以来的某些时期,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本质上是宽松的。张明认为,如果先前的宽松环境得以维持,更多的资金将流入过热的行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更大,或者留在金融体系中,这将鼓励资金的转移和套利。因此,货币政策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但如何改变以及改变多少是央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从近期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看,春节前后,央行相继上调了中期贷款、反向回购和长期贷款的利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的目的之一是监管新的信贷。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03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55万亿元。其中,1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4%,创下近两年新高;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贷款占比从103%下降到31%。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下,信贷供应进度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渠道清晰,表外融资激增需要关注

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中,企业债券融资减少539亿元,同比减少5623亿元;表外融资占33%,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银行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承兑汇票大幅增加,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创下3.74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严凌表示,这是由于房地产表内融资监管严格、表内信贷规模可控以及债券市场发债冷淡,导致这部分需求转向表外非标准融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强调,表外业务的快速增长需要关注。去年12月末,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再次快速增长,1月份表外业务进一步反弹,主要得益于稳健的中性政策、收紧的市场流动性和有限的信贷规模。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明显变长。张明表示,如果大量资金不分流地存入金融体系,实体经济的融资仍将受阻。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近年来,各类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的银行间投资业务发展迅速。此外,一些表外理财产品和信托业务不规范,大量资金池操作和套期投资被开展,导致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相互关联,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2017年,表外业务监管的全面性和审慎性将显著增强。第一季度,表外融资将正式纳入mpa评估。此外,银监会将对监管套利、空转移套利和相关套利三种套利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防范风险,合理把握去杠杆化进程

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与防范金融风险有关。央行在之前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货币市场的超短期交易期存在风险,在此过程中期限错配加剧。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表示,最近一系列公开市场货币政策操作,包括提高操作利率,正是央行为挤出资本市场过度杠杆、促进资金回归实体经济而采取的市场化措施。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连平强调,操作利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的开始,也没有必要担心货币市场利率的微小变化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调整货币市场利率以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并不矛盾。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至于实体部门的去杠杆化,分析师表示,从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受益最大的部门可能会在本轮调整中受到影响,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第二,非产能过剩行业资质差的企业。

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央行近期发布的工作文件认为,要合理把握去杠杆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避免信贷和投资过快压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通缩风险,避免杠杆率过快增长带来的资产泡沫。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和中性,即宏观环境应该是紧缩和适度的,市场应该发挥其作用来决定谁将增加杠杆和谁将去杠杆。二是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打破刚性赎回。同时,要大力发展规范的股权融资,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降低杠杆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标题:央行旗下媒体:货币政策面临外部掣肘等诸多难题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