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4字,读完约2分钟
2月28日,福建师范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省级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显示,2015年广东省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中排名第一,江苏省和北京市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根据上述蓝皮书,2015年,上游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10个)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福建、湖北和河南。

重庆、安徽、四川、辽宁、湖南、河北、江西、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位居中游(第11-20位)。
下游地区(21-31)是陕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升的省市(区)有10个,增幅最大的是重庆,排名第二,河南、江西、安徽和云南省均排名第一;13个省市(区)的排名没有变化;有8个省市(区)排名较低。

从2014年到2015年,31个省、市、区的23个省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上海,增长了3.03个百分点,其次是浙江、江苏、重庆和福建省,均增长了2个百分点以上,但也有8个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述研究报告采用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11年的研究,关联度最高的是各省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竞争力,包括工业竞争力和农业竞争力,以及政府的作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竞争力。

此外,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和软环境的竞争力,对提升一个省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例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对各省的竞争力有很大影响。

上述蓝皮书的执行主编、福建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黄茂兴指出,从11年的省级竞争力排名来看,上游地区基本稳定在前十位。重庆尤为突出。在过去的十年里,重庆一直在崛起。就下游地区而言,基本上大多数西部省份都处于下游位置。

一个省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日益成为提升该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广东省和江苏省一直在摔跤。产业竞争力越高,综合竞争力越强。”黄茂兴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指出,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福建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这与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能力密切相关。
2014-2015年中国省市区综合经济竞争力评价对照表
(编辑:李波)
标题:2015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广东第一 京沪排三四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6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