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 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完善配套政策(爱基、净值、信息) 本报记者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社会上引起高度热议。显然,在当前实体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当务之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也一直关注着转型升级。 3月8日,程出席会议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说:“今年,我们关注的是转型升级,主要是从‘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程并强:企业转型升级需完善配套政策

服务 企业的经济转型已经过了“攻坚年”。2017年,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已进入“深化年”。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程说:“对近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是有最深感受的。例如,目前,中国的工业用电正在减少,但国内生产总值却在增加,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依靠传统工业,而是依靠新的动能。换句话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作为企业界的代表,我对企业基层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通过我过去两年的研究,我发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程看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效果。如何将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相结合,政府管理如何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目前,一些政府管理政策不配套,一些管理理念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这不仅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还会制约企业转型升级。例如,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改变生产方式和建筑方式。然而,相当多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继续旧的管理模式,即设计,调查,建设和设备采购招标,这是符合招标程序。相关规定,但这不利于落实项目的总体责任,导致每个责任环节中,每个人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程告诉记者。 根据调查,这种情况不仅在建筑业中存在,在其他领域的企业中也存在。

程并强:企业转型升级需完善配套政策

完善企业转型 优化政策法规 据了解,随着去产能的深入,吴冶集团已经从冶金企业向非冶金企业转变,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型企业转变,从产品经营型企业向有产品和资本的服务型企业转变,通过有效的转型升级,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同时员工的收入也可以增加。 但是,吴冶的转型升级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掘,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程认为,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如分期公开招标,对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我们的管理需要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不应该成为障碍。目前,应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使不配套、过时、矛盾甚至空白条的政策法规能够统一起来,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改革和产品转移升级。 回顾他的五年任期,很高兴他的所有建议都得到了逐步落实。“目前,不相容政策和多余审批项目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这对企业转型升级绝对是好消息。”程对说道。 当然,程进一步强调,我们国家太大了,任何提案的落实和推广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目前的情况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继续提出“完善企业转型升级配套政策”的建议。

程并强:企业转型升级需完善配套政策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 提高质量和效率 事实上,转型和升级只是手段,通过转型实现质量和效率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作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便捷的服务,还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具体来说,程认为,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质量和效率。一是从技术上提高质量和效率。例如,作为冶金建筑行业的领导者,中冶在钢铁冶金的八大部分和19个工艺单元中实现了世界级的核心技术。作为中冶集团的子公司,吴冶集团的领先技术保证了其产品工程承包的质量,其从勘探设计、项目论证到工程承包的良好声誉使其产品的经济指标、质量和速度得到业界的认可。此外,企业应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早在几年前,吴冶集团就开始在企业中实施项目全过程的精细化经营管理,将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控制点纳入各个岗位和专业,通过加强和控制管理来提高质量和效率。

标题:程并强:企业转型升级需完善配套政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