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邱毅、何新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95万人,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导、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和创业。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要改变高校教育宽严相济的现状,错位培养和发展特色,改革和完善高校就业评估制度;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路径。

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王均金说,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角度来看,要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目前高校毕业生大规模集中培养的局面,严格控制出口质量,与社会甚至项目接轨,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有实践、有研究的能力,基础比较厚,社会会更需要。”

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改革和完善高校就业评估制度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常委郑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率”往往成为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要防止就业率出现‘注水’现象,根据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样化,对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自谋职业毕业生和‘缓就业’毕业生等不同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常委会组成人员郑建议,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互动机制,用人单位要对所招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详细分析,并反馈给所在高校,为学校改进就业和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将就业指导信息融入专业教学;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设计更贴近用人单位和社会实际的评价标准。

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承忠表示,要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政策引导,扭转高校毕业生涌向大城市、热门行业和高薪领域的局面,把更多的毕业生送到国家急需的地区和基层。“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潜力巨大。”

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少数大学毕业生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缓慢就业”甚至“不就业”。代表严承忠表示,这种选择不利于个人成长。“我们必须鼓励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并在锻炼基础气方面补充社会实践经验,而不是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和一步一个脚印。”

标题:代表委员建议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