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你可以拿起手机了解土壤湿度,还可以远程控制和实施智能喷灌和温度控制。近日,记者在重庆市铜梁区程楠街黄觉门奇彩梦幻花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该花园是铜梁区智能气象物联网系统服务的138个新农业主题之一。

七彩梦园负责人赵经理告诉记者:“过去依靠经验判断温室内的作物生长和环境,现在通过气象物联网可以直观、准确地监控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以花卉温室灌溉为例,通过移动智能气象应用程序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湿度变化,并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育苗大棚育苗成活率可提高20%,不仅每年增加收入15万元,还节约人工成本25万元。

铜梁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小然介绍说,该地区的智能气象服务涵盖采集、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系统,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气象技术的优势,可以监测空燃气的温湿度、土壤湿度和养殖水质。如果与智能控制相结合,它还可以帮助操作员实现及时的远程控制和紧急响应。

铜梁区智能气象物联网是重庆利用互联网建设智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手段。自2016年以来,重庆市农委从市级农业发展资金中削减200万元,在万州、渝北、江津等10个区县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监测、设施育苗、设施蓝莓栽培等10项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成功开发了网上市级物联网集成平台,提高了特色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达到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通过互联网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关键是把农业信息推广到农村和家庭。近两年来,农业市场信息化逐步融入重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重庆市在荣昌区、梁平区、江津区、石柱县和酉阳县开展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作。信息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四种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公益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重庆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部研究员楼表示,该服务站不仅可以为村民购买家电、农资和日用品,还可以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产业发展。此外,服务站提供的12316热线还可以实时为村民解答农业政策法规、工业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据了解,重庆已建成50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培训了5491名信息工作者,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亿元。

据了解,下一步,重庆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17年实现4g网络全覆盖;加快信息进村进户,推动农村基层政府信息实现乡镇全覆盖,为140多万农民工和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为5万多名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信息服务,为700多万农民提供受益信息服务。(经济日报记者齐瑞成,通讯员康小英)

(编者:石
标题:重庆在5县区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示范 建"智慧三农"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9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