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4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获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盛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2月大部分经济运行指标表现相对积极。与去年1-2月或去年11-12月末相比,大部分指标有明显改善的趋势,部分指标好于预期,超出预期。从这些指标来看,生产和需求略有回升,整体运行继续保持稳步前进的趋势,同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保持稳定。

盛总结说有三个积极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稳定的基础正在得到加强。实体经济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根据今年1月和2月的主要指标,实体经济的活力在增强,效益在提高。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市场环境趋于改善,供求关系得到积极改善。主要表现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回升,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经营状况的改善和实体经济利润的提高。因此,很多企业觉得现在的日子比去年年底好,肯定比去年同期的1-2月好。由于去年1月和2月市场环境比较紧张,今年1月和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下降了5.1%,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上升了7.3%,很多企业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实体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统计中的一些数据可以反映这种根本性的变化。41个工业部门中有31个正在增长,其中1月和2月工业用电量增长6.9%,去年同期工业用电量为负。服务业的用电量为7.3%,也是一个显著的增长。铁路货运量、电信和快递业务量均大幅增长。随着工业运行的改善,投资热情也在上升,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复苏。1月和2月,私人投资增长6.7%,比去年的3.2%高出3.5个百分点。

第二个变化,进步的力量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供给方结构改革的深化,结构改革的效果正在扩大和扩大。首先,供应方结构改革继续取得新进展。在去年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1月和2月的成绩继续显示,例如,煤炭产量下降了1.7%。在去库存化方面,一月份和二月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年底下降了4.6%。由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尚未获得,但根据一些相关调查数据,中央企业的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成本有所下降。在短板领域的投资继续加速,因此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其次,大众创业和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自去年商业体制改革以来,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5000家。据有关部门今年1月和2月的数据显示,中国新注册企业的数量持续增长11.2%,平均每天新增1.2万家企业。据监管行业调查,新动力(爱基、净值、信息)继续加速增长,监管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6%,比去年12月加快0.4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9%,同比增长5.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新产业、新商业形式和新动能仍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三大战略稳步推进,四大板块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第三个变化,良好的势头正在扩大。首先,宏观经济的表现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当我们审视宏观经济运行时,有四个主要指标,即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从增长来看,1月和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3%,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8.2%,两者都在加速增长。就业和价格总体稳定。1月和2月的平均cpi为1.7%,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为2.0%,相对温和。就业有了新的增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今年1月和2月城镇新增就业18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万人。31个大城镇的失业率调查数据基本在5%左右,总体相对稳定。与去年底和去年同期相比,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转。1月和2月,进出口同比增长20.6%,出口同比增长11%。四大指标的运行是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进步。

盛指出,随着实体经济好转,结构改革稳步推进,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整个市场有望继续好转。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连续五个月超过51%。从去年一月到二月,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当时市场环境紧张,企业利润下降。每个人都觉得经济是否有触底的风险。但是,今年的宏观形势明显发生了变化,所以大家的信心都在增强。

盛说,从这三个方面看,稳定的基础在加强,进步的力量在增强,好的势头在扩大。总的来说,1月和2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稳步进展和良好发展态势。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结构调整措施是正确的、有力的、有效的。当然,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清醒,因为从大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虽然世界经济总体上正在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仍然比较大。在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内在动力,包括保持稳定的进步基础,需要加强。因此,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原则,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强化引导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努力巩固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好迹象和积极变化,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继续夯实进步的基础。
标题:统计局:12月经济运行有三方面积极变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9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