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来发展‘互联网+’并把互联网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武器,而不是制造泡沫和风险的机器。”全国政协委员、广汇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广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大力支持传统行业实体发展“互联网+”业务,同时对“互联网+”市场的参与者和准入条件有明确要求,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实体经济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实体经济。资本“脱离现实”,企业“弃现实而投资虚假”令人担忧。”薛广林委员表示,虽然当今世界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但它们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来服务于实体经济。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薛广林委员指出,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共有5879个p2p网络借贷平台,其中3345个平台已经关闭或出现问题。一旦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没有实体经济和资本的支撑,往往会引发非法集资等风险事件,损害互联网金融业的声誉和健康发展,破坏实体经济“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一些互联网公司不赚钱,他们只是讲故事,他们的估值仍然很高。这实际上与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和创新”背道而驰。”薛广林委员表示,在一些投资机构的帮助下,许多互联网初创企业只想成为“随风飞翔的猪”,依靠概念炒作赢得投资,烧钱补贴,打价格战,圈定客户,这看似繁荣,但实质上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环境。他说,互联网泡沫对市场、用户和投资者都非常有害。我们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来发展“互联网+”,并将互联网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利器,而不是制造泡沫和风险的机器。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建议发放商业创新许可证

薛广林委员表示,国家应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经营许可,发展“互联网+”,同时给予减税、补贴、融资等支持,鼓励实体企业产融结合,盘活实体经济的重资产,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同时,对“互联网加”市场的参与者和准入条件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要么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要么有足够的资本保障客户的利益,其经营规模应根据资本规模适当限制。此外,除了对商业实体有明确的要求外,“互联网+”所经营的产品和形式也应依托实体经济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真实场景和需求,而不应“脱离现实”。

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有必要制定关于‘互联网+’企业退出机制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政府的风险控制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清理不合格企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薛广林委员表示,同时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实体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充分创新和发展实体企业“互联网+”业务。

标题:薛光林委员:发展“互联网+”须依托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