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金融网3月16日电-央行网站显示,自1月底2月初以来,mlf和央行反向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上升了10个基点,3月16日,央行反向回购和mlf的中标利率再次上升了10个基点,这也是市场的预期。就此,央行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关于公开市场操作中标率的提问。

央行回应上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并不是加息

该负责人指出,央行反向回购和mlf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竞价和交易对手竞价产生的,中标利率上调是市场化竞价的结果。今天,央行共投资3830亿元人民币进行反向回购和mlf操作,规模不小,但利率仍上升了10个基点,主要反映了近期国内外影响市场资本供求因素的变化。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物价上涨导致了实际利率的下降趋势。金融机构是信贷扩张的强大推动力。一些城市的房价迅速上涨,而海外经济也在改善。尤其是美联储在去年12月和今天凌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推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升。这样,国内基本面和海外因素的传导效应叠加,市场利率反应迅速。中标率遵循市场利率是正常的。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套利空和不公平,市场定价就会扭曲。根据本次招标前的市场预期,基于对国内基本面变化和美联储加息的判断,市场机构对获胜利率的进一步提高有着强烈的预期。

央行回应上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并不是加息

观察是否加息取决于是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中标利率的上升趋势不是加息。在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加息”是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具有强烈的积极调控意图。向上的中标利率是资本供求影响下跟随市场的表现,主要由市场决定。公开市场操作有它自己的数量和价格目标。当焦点集中在价格目标上时,数量(投标规模)将跟随市场;当焦点集中在操作数量上时,价格(赢得利率)将跟随市场。央行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所以没有必要过度解释每项操作的数量和价格。你可以看看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可以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以来的每一次公开市场操作。获胜的利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已经改变。

央行回应上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并不是加息

总的来说,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目标下,这种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向上中标利率是由市场供求驱动的。从近期来看,利率更加灵活,这有助于去杠杆化、抑制泡沫和防范风险,这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

标题:央行回应上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并不是加息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