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3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将取代美国加入tpp并成为“新的集团所有人”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担心。但是,首先要理解的是两点:第一,中国没有说要加入tpp,特别是没有宣布要“取代”美国成为tpp的“老大”;第二,中国过去从未说过不加入tpp,特别是没有声明美国不能在tpp中与我们竞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些什么。

为什么中国没有宣称加入tpp?
关于中国加入tpp并成为新领导人的绝大多数推论都是基于外交部先前的声明,即中国将前往智利参加“tpp成员国会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华春莹所澄清的,这不是一个特殊的议题“tpp成员会议”,而是太平洋联盟与亚太国家之间关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别会议。会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tpp,还将有许多议题,如rec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

为什么中国从来没有宣布不加入tpp?
Tpp是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被称为“活协定”。原则上,只要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愿意遵守tpp协议的相关规定,他们就可以加入tpp。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一直坚持开放的态度,致力于扩大区域一体化,希望给太平洋区域贸易带来活力。因此,中国从未对tpp表现出“排斥”或“敌视”的态度。

为什么人们认为tpp是与中国的协议?这个印象并不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应该知道,tpp声称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但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和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却没有被邀请加入tpp。目前,关于制定全球经济和贸易规则的谈判有三个进行中的谈判,即:tisa谈判、tpp谈判和ttip谈判。它们都以美国为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以确保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中的主导地位。此外,对美国来说,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还体现在它在世界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上。

在全球战略中,美国迫切需要一个由它领导的区域合作机制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亚太经合组织曾是美国实施亚太战略的首选。在apec进程停滞之后,tpp已经成为美国试图领导制定新一轮贸易游戏规则的平台。美国希望以tpp为平台,重新获得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领导地位。美国有能力和意愿领导这样一个区域合作机制,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平衡中国发展的目的也非常明显。现有的tpp国家对中国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面对“围剿”,中国为什么不积极争取“加入”tpp?
如果中国加入tpp,原有的出口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效力。由于tpp原则上要求成员国取消所有贸易商品的关税和农产品出口补贴,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和农产品出口补贴将无法持续,中国无法继续通过出口政策引导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至于劳动、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的其他要求,中国目前还很难满足。

此外,tpp协议中的isds机制非常明确。当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发生贸易争端时,提起诉讼和仲裁的权利不再属于主权国家,而是由跨国投资公司和一些“国际”机构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决定。当然,谁能建立这样一个拥有权威和才能的“机构”?

因此,中国是否应该加入tpp,以及一旦tpp协议达成,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一直是中国讨论的话题。
美国退出tpp,中国的压力减轻了吗?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退出”tpp。尽管美国似乎已经放弃了tpp,但它在贸易协定中的战略及其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地位不可低估。
特别是,tpp可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关系到美国的参与和领导。此外,美国的影响是推动tpp谈判的强大推动力。Tpp国家地理跨度大,经济差异大,因此谈判相当困难。美国同意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谈判,条件是不能对先前的谈判提出异议。日本一直认为这不利于其相关产业,尤其是农业,但仍坚持加入,主要是为了加强与美国的联盟。所有这些凸显了美国的控制。

因此,对中国而言,“取代”美国成为tpp的“老大”是否符合中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和经济利益,仍值得探讨。不管美国和tpp的关系如何,中国的外部压力甚至威胁都不会小。

或许暂时而言,是否加入tpp在实际影响上没有什么不同,但tpp框架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危机。无论tpp目前是否成功,全球贸易的趋势已经明朗,但中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如何提高我国自身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市场环境是关键所在;无论美国能否进一步主导tpp,中国都不能置身于泛太平洋关系之外。中国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是关键。
标题:中国要成TPP新“群主”?这事儿要重新“划重点”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1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