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这里有一个利率平价的例子:想象两个一年期无风险投资。选择1:购买美元计价的一年期cd。选项2:购买欧元,购买一年期欧元计价的cd,购买远期合约,一年后以预定汇率将欧元兑换成美元。这两种选择几乎都没有风险,因此它们应该通过套利以相同的回报率定价。如果欧元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欧元的远期价格应该会更低,并抵消明显更高的套利回报。如果空存在套利,银行可以在美国借款进行套利,到期后偿还美国贷款并获得绝对套利收益。

延期利率平价在危机期间崩溃了,因为套利的前提是……你必须借一美元……而你想在危机期间借一美元?祝你好运!对于多元化投资者来说,用他们的剩余现金投资海外并对冲汇率风险以获得不到0.5个百分点的收入是荒谬的。令人怀疑的是,利率平价在危机后没有恢复。下图: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一些制度和规定造成的。银行受到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限制。尽管套利交易可能是无风险的,但你需要受监管约束的“资本”来进行套利。

以下数字也非常有趣:事实证明,欧洲银行只需要为季末交易头寸准备资金。美国银行需要为整个季度的平均头寸储备资本。因此,在季度末的前一周,欧洲银行不会在一周内下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季度末的前一周(上图中的红线),倾销和补货的利率平价偏离水平迅速扩大。在季度末的前一个月,一个月的利率平价偏离水平也加大了。(这在财务上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粉饰”,这使你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出季度末某一天的“快照”。)如果这让你对银行监管机构的技术能力充满信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近年来,银行对那里的纯套利机会漠不关心。mm定律与现实不一致吗?尽管存在代理成本,但额外的权益成本也更高。但这是一个无风险的套利机会!这意味着无限的夏普比率!这意味着,只要股本成本不是无限高,你就应该发行股票并保留部分收益,而不是支付股息或抵消资本。银行应该进行套利交易来抵消利率平价。

在研讨会上,我讨论了“债务积压”问题。如果银行发行股票并盈利,最终只会让债券持有人受益。
问题没那么简单。面对这种套利机会,对冲基金在哪里?新银行在哪里?如果套利机会如此赤裸裸地存在,建立一个新的基金或银行,进行100%股权融资(没有债务积压),然后赶紧套利。是的,对于这个套利市场,只有大到不能倒的银行才能轻易进入??,但这就是为什么对冲基金没有冲进空这个市场?为什么不建立一个新的货币市场基金,并在这个市场上通过套利获得更大的回报?唉,还有监管障碍(2a-7),因为即使是无风险套利基金也不能再承诺无风险回报。

监管使行业卡特尔化!排挤新加入者!
这篇文章是从约翰·h·科克伦的博客上翻译过来的
标题:见智精选 | 繁重的监管正让金融业卡特尔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3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