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王子林)由62家it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联合发起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日在京成立。
据记者在现场了解,行业联盟成员涵盖互联网应用、信息系统集成、电子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及零部件等。成员单位中有很多上市公司,如中兴(000063,收购)、大唐电信(600198,收购)、BOE a(000725)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首席技术官魏少军指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战略研究一直存在不足,国家在制定相关战略时缺乏行业的有效支持。此外,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源协同性仍然较低,这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率低和研究同质化。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提供决策支持和协调产业内的技术资源是联盟的两个初衷。

“国家科技01、02、03三大项目于2020年到期后,如何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如何有效地连接、整合和渗透三大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建立这一联盟的主要研究方向。”魏少军说。

“作为一个全球产业,集成电路是不能封闭的。我们的行业联盟不仅要面向行业内外,还要关注国内和国际。”魏少军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将致力于在产业内搭建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打通从集成电路应用到原材料的整个产业链。此外,他还希望通过产业联盟建立新的市场机制。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电子信息领域监管与评估专家组组长马俊如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阶段,同时中国产业中的本土企业也面临着强大的外部竞争,迫切需要加强协调发展。然而,现有的行业协会主要是促进学历教育,企业和行业的实质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协调和解决。

据报道,此次成立的产业联盟将推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01专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成套工艺”(02专项)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03专项)三大专项成果的对接和深度融合。对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为“十三五”期间电子信息领域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和后续集成电路协同创新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产业是最国际化的科技和产业领域。关上门自己玩是绝对不可能的。”长期主管国际合作业务的原科技部副部长、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任主席曹建林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共享和未来技术展望方面。另一方面,资源的浪费和恶意竞争也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目前,迫切需要产业联盟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明确的产业建议。
标题: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4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