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核心提示:清华大学公私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私伙伴关系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公私伙伴关系专家数据库专家王天一3月23日表示,中国在公私伙伴关系领域有大量项目,规模大,但时间短。这实际上违背了ppp的发展理念;需要一个更精确的模式来促进ppp模式的稳定发展,避免走“弯路”。

新华社记者沈伟
清华大学公私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私伙伴关系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私伙伴关系专家数据库专家王天一23日表示,中国的公私伙伴关系领域存在大量规模大、期限短的项目。这实际上违背了ppp的发展理念;需要更精确的模式来促进ppp模式的稳定发展,避免走弯路。

目前,中国的ppp模式规模很大,项目多,单体量大,甚至达到数十亿,这在国外是摸不着的,因为太复杂了。然而,该项目的持续时间非常短,许多项目停留在10年的底线,这与ppp的概念相反。王天一在由e 20环境平台和中信银行联合主办的2017(第15届)水产业战略论坛上说。

他说,ppp模式的推广需要回到一个更精确的模式,这意味着把效率放在首位。Ppp在国外很多国家规模较小,但其效率非常突出。以新加坡为例,当地政府并不看重融资,而是企业在ppp模式下的实际效果。因此,对于目前中国的ppp市场,有必要重新建立一个正确、科学的公私观和契约观。

将利益、责任、公共利益和资金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严肃的ppp合同,并发挥强制约束力,对ppp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王天一说。
他建议,为了更好地实现精确模式,有必要进一步推进顶层设计:建议建立一个集中、权威的机构来指导全国ppp市场;在一些大型、综合性、跨区域的项目中,由该机构直接运作,积累了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制定ppp相关政策法规。

许多参与者对ppp的价值认知和概念认知远远不够,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也不到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主要决策者的想法不完整、概念不完整、理解不全面,这将导致许多问题,并导致许多参与者将ppp仅视为一种融资工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感情真的有点小。王天一说。

他说,在联合国,ppp模式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对ppp含义的概念和认识,以避免战略上的短视,促进ppp模式更好的发展,造福社会和人民。
标题:专家:推动PPP稳健发展需要更精准的格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