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3字,读完约5分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办法》提出要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部署了统计部门的重大改革任务。近日,记者就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专访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

记者:加快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许宪春: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在真实反映国家和各地区的经济规模、结构和速度,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变化规律,实施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增强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统计局大力推进全国统一经济核算体系的编制工作。一是制定了《区域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提出了真实、准确、规范、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和区域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挂钩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会计科目、会计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改革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统一会计的数据来源、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数据修订与发布的基本步骤。二是进一步完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根据国家研发支出核算方法,结合R&D区域活动和京深试点项目的特点,研究制定区域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更好地体现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规范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审计流程,严格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审计,有效控制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的差距,为实施统一会计改革做好准备。

记者:我们知道国家统计局正在推动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这是为了找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吗?
许宪春:是的,这项工作对于发现国家和地方的“金融资源”,全面反映资产配置,加强国家财富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一方面,系统研究了国际资产负债会计准则和相关国际组织编制的操作手册,举办了国内外资产负债会计培训会议,为中国实施国际准则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其他11个部门合作,在北京等11个省市开展了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通过精心组织试点工作,加强了对试点地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着力解决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技术问题,探索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资产负债表编制经验。同时,根据我国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实际情况和试点经验,借鉴国际标准和国际经验与做法,初步制定了《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和《全国资产负债表编制系统(征求意见稿)》,通过修订和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加强部门联系、疏通数据渠道等方式丰富了数据来源。

目前,国家统计局已试用现有的在线直接报告企业数据、经济普查数据、部门行政记录和财务数据以及金融市场数据编制了2013年国家资产负债表。我们将总结试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编写方法。

记者:国家统计局一直在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改革。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许宪春:这项改革也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体系,有助于了解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庭背景和变化,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审计署和国家林业局,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方案》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制度》(编制指南),并在怀柔、北京、蓟县、天津、河北、呼伦贝尔、内蒙古、湖州、浙江、娄底、湖南、赤水、贵州和陕西延安进行了试点。今年,国家统计局将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认真研究试点经验和试点地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修订编制办法,研究论证矿产资源应纳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范围,最终形成正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体系”。此外,国家统计局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编制2015年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资产实物账户,为正式编制和公布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账户积累经验,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核算方法。

记者:去年,我国实施了研发支出会计方法改革,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国家统计局下一步将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做哪些修改?
许宪春:为了更好地反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我们去年对研发支出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将能够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从原来的中间消费调整为纳入gdp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这有利于客观准确地反映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刺激R&D投资,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国会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根据新方法系统地修订了1952年以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统计机构负责人致函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研发支出会计方法改革表示赞赏。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科学、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新特点,满足新经济常态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公众的新需求,实现与国际接轨,国家统计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全面系统地修订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形成了《2016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丰富和完善了核算内容,引入了新概念,扩大了核算范围,细化了基本分类,修订了基本核算指标,改进了基本核算方法。新修订的《2016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准则》相衔接,可以提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会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是对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大修订和完善。实施计划正在制定中。

记者: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和评估将起到什么作用?

许宪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规划》等重要文件,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两个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反映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地方部门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督促和引导区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器”和“风向标”。绿色发展年度评估结果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体系,为五年评估提供基础支撑,对推动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许宪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反映绿色发展的本质,系统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突出“十三五”规划中约束性指标的作用,统筹兼顾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全面、科学、客观地监测和评价绿色发展的总体进展。

具体来说,一是紧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突出中央有关文件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二是围绕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等关键问题,综合考虑景观林湖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指标体系的引领作用;三是兼顾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和可比性,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绿色发展的整体进程;第四,引入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指数,以反映人们对绿色发展的“获得感”。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不仅要注重资源节约和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和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记者: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绿色发展评估进展如何?
许宪春: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绿色发展统计报告制度(试行)》,建立了年度部门报告制度,为今年开展绿色发展评估做准备。国家统计局将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年度评估工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等领导部门合作,共同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和考核的部际合作机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绿色发展的评估工作。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绿色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收集整理历史数据,研究开发数据处理程序,为今年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标题:与时俱进 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核算改革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7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