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3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中间法案(侧重于供应方改革、降低成本和降低成本)
三年前,环评报告中有一个分项不得不支付22万元;现在,同一时间做三个子项目只需要19万元——同一个环评小组,同一个规模开发项目,武汉某建筑开发公司的负责人欣喜若狂。

一年内,湖北省环境保护厅通过的环评审批项目中,有31.7%由环评机构承担,其他机构单独承担的比例不超过5%;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估业务量没过多久就跌落悬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
在脱钩之前:如果成本叠加,它将是高还是低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曾经是省环境保护厅下属机构的铁饭碗。然而,在2015年,重组被脱钩,红顶光环被移除,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个红顶中介以前每年赚多少钱?脱钩后,价格下降了吗?

"脱钩前,年业务量达到3000万元."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蔡承认,过去环境影响评价是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传统业务之一,60%的收入来自环境影响评价。

全社会环境意识增强,环评业务快速增长。“过去,业主更青睐省级环境科学研究院,该院注重综合甲级资质,技术力量雄厚,权威性高。当然,我们也认为我们在大厅中是‘熟悉的’,并且通过该项目的机会将会更高。”蔡分析道。

许多企业上门,环评收费往往是“还价”。脱钩前,收费主要依据国家有关部门2002年发布的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评估机构与委托方在规定的基准价基础上,在上下20%范围内协商确定。

根据项目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3000万元-2亿元......100亿元人民币等。,文件规定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等四项收费标准。

此外,该文件明确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费用不包括专家出席审查会议的差旅费、遥感、遥测、风洞试验和其他费用。费用是叠加的,费用是“尽可能高,而不是尽可能低”。

脱钩后:市场定价,成本更加透明
201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国家环境评估制度改革为契机,推进事业单位环境评估改革。次年8月,省环境科学院的资质证书变更为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以下简称中南环境研究所)新设立的子公司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所。60多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骨干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入企业。

这些马来自原来的班级,但是红色的上衣被脱掉了,市场认知度突然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组,一年前5月份的合同金额还不到800万英镑。”中南安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总经理张斌说:“大家都在赶时间,等待顾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必要降低利润,改善服务。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取消咨询服务收费指导价,环评业务收费价格开始由市场进行调整。以武汉市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最初征集到25万元。目前中南环保研究所通过招标只收到18万元,企业成本降低了20%-30%。

除了定价的灵活性,EIA中是否有降价的空空间?取消和暂停征收39项与企业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湖北省迈出的重要一步,环境监测费就是其中之一。过去,环评要求的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被指定由项目所在地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费用占环评资金总额的30%。目前,监测站已经退出收费,出现了大量的第三方监测公司,其成本仅占环评总资金的10%-20%。

机构交易成本已经降低。中南环保研究院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展价格包装、环保家政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络参与竞争,最终赢回更多项目。2016年,环境评估业务的合同价值攀升至4000多万元。

在重组过程中:进退自由,技术更有价值
作为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省级环境评估机构,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如何度过每年减少3000万元到4000万元收入的痛苦时期?在60多名技术人员中,有15人从事过自己的职业。你觉得打破铁饭碗怎么样?

“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没有所谓的‘奶酪情结’。”蔡表示,通过规范清理红顶中介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科学研究院和环境影响评价中介机构调整了它们的关系和地位。

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是湖北省政府投资的综合性工程咨询设计平台企业。当年,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环评业务、资产和技术人员被分配到集团,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为环评业务奠定了市场化平台。

对于在职人员,湖北省办公室参照省政府的“科技十条”政策,支持科研人员离职创业,并给予一个过渡期。在新公司工作一年后,如果不适应工作环境,仍然可以保留编制,回到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得到这种保证后,2016年,只有8名参与重组的技术人员回到了原来的雇主身边,其余的人留了下来。

“从个人待遇来看,原单位从事一线环评工作的技术人员与二线辅助人员的收入差别不大。在企业里,它能更好地反映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而且一线人员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我选择了留在安化学院。”放弃职业生涯规划的文薇认为,第三方咨询业走向市场并成为企业是必然趋势。
标题:摘掉“红顶”光环 高价环评还能持续吗?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