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4字,读完约2分钟

2017年4月9日至10日,中国(吴中)西部特色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中举行。图为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物学院教授黄。中国经济网记者晓寒/照片

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0日电-昨天,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宁夏吴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吴中)西部特色食品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吴中举行。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院教授黄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黄说,虽然新疆在民族特色饮食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其目前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黄认为,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和交通中心。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色浓厚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体系,使新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区之一。"馕、芭蕉芋、马人糖、玫瑰酱等民族特色食品是丝绸之路特色食品的典型代表."

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黄指出,虽然一些新疆民族特色食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大部分仍是手工作坊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保质期短,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缺乏市场竞争力。“新疆民族特色食品的研究也很落后,技术基础很薄弱,缺乏科技支撑。”

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黄建议,要解决当前新疆民族特色食品的困境,首先要调查了解民族特色食品的饮食文化、配方和工艺,筛选出经典和大众化的配方和工艺,掌握其质量特点。其次,要研究民族特色食品质量的形成机理,分析其加工工艺原理,浓缩其典型代表配方和加工工艺,确定质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和控制指标。同时,民族食品生产应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实现工业化生产。(吴小伟)

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编者:石

标题:黄文书:新疆特色饮食发展空间巨大 期待科技支撑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