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2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天津4月17日电(记者丁小溪、李坤、翟永官)今年1月16日,天津市静海区刘度镇因媒体曝光调味品诈骗案而引起全国关注。三个月过去了,当地查处假冒伪劣窝点的情况如何?如何确保人们的“舌尖安全”?这个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和醋之乡”是如何重塑其品牌的?

刘度镇的铁拳根除了假冒品牌调料的“毒瘤”
今年1月16日,媒体曝光刘度镇假冒调味品后,天津市静海区迅速行动,区市场监督局、公安局和当地乡镇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刘度镇28个乡镇和街道进行了逐户调查,查处了7个假冒窝点,查获各类假冒品牌调味品近10吨。静海区市场监督局副局长王丹表示,假冒产品的许多指标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但没有检测出有毒物质。

事件发生后,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追究15名责任人的责任,其中12人受到纪律处分。
刘度镇党委书记张保中表示,刘度镇党委、政府已与食品生产企业和小超市、小卖部、小餐馆经营者签订了《不生产、不经销、不使用假冒伪劣调味品承诺书》,并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村干部考核指标。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执法检查组在天津进行执法检查时,到刘度镇实地了解情况。检查组建议,各方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应关注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对消费者、优质企业和当地声誉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质量意识,加大惩戒力度,依法整顿假冒伪劣产品。

类比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天津超时调味品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强表示,政府强有力的集中执法和打击工作有效地净化了市场,但食品安全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守法经营者才能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维护“舌尖安全”,静海区委书记齐国强表示,当地政府将2017年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一年,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咨询制度,力争及时发现。解决各种安全风险;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毒品犯罪的线索;为食品和药物安全协调员团队建立补贴和奖励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最高奖励30万元。

“一年来,我们努力有效整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和各类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平台建设。”纪国强说。

据天津市市场监督委员会介绍,天津市以查处欺诈案件为契机,开展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了185个“黑窝点、黑工厂、黑作坊”。不久前召开的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全面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在此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组提出,要进一步明确质量监管的职责分工,加强事后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和重要民生产品等薄弱环节的监管,加强风险跟踪和预测,引导企业自觉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酒醋之乡”集约化发展重树老字号
刘度镇以子牙河、大清河、南坎纳尔命名,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旱码头。天津田丽刘度食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荣展介绍说,刘度镇作为著名的“酒醋之乡”,有着悠久的调味作坊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小作坊已经逐渐演变成正规企业,但有些人为了增加销量而冒充知名品牌。

张保中表示,目前正规制醋企业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镇许多居民将使用祖传方法自行加工生产酒醋和其他调味品。有鉴于此,刘度镇正计划联系并依托几家大公司扩建醋厂,努力吸引当地居民就业,将粗放的小作坊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公司经营,通过集约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夺回刘度镇百年调味品的辉煌。

“品如人品,醋如做人。为了酿造出美味的醋,归根到底,每一道工序都要用心,要诚实,要诚信。”天津田丽刘度醋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顾问郝说。
90岁的郝是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的继承者,他认为质量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老品牌和老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承担责任,并代代相传地小心维护。”郝对说道。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卢伟
标题:铲除造假“毒瘤” 重塑百年品牌——天津独流镇假冒品牌调料整治追踪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6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