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曹立水)由中国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编写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白皮书(2017)》近日在北京发布。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900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50%,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量为3908.53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占债券市场余额的比重上升26.67%。

具体而言,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方面,2016年共发行108只单笔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总额为3908.53亿元;在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方面,2016年共下达385个订单,下达规模为4630.26亿元;在资产支持债券方面,2016年共有12家企业注册发行资产支持债券,注册规模为216.32亿元,发行规模为166.57亿元;在资产支持计划方面,共有6家金融机构设立了7个资产支持计划,总发行规模为367亿元,加权平均期限为5.19年。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主席冯光华表示:“资产证券化自2012年重启以来,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2016年,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迎来了黄金时期。全年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参与机构更加多元化,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产品设计创新不断增加,基础资产日益丰富。各种各样的“第一命令”相继出现。可以说,市场正呈现出加速创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2016年上半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不良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对盘活存量、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培育债券市场风险识别和分担机制具有深远意义。”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多说。

据白皮书统计,2016年不良资产化重启后,市场共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14只,发行金额156.1亿元,处置银行信贷不良资产510.22亿元;其中,成功发行7对公共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9.82亿元,银行累计公共信贷不良资产301.53亿元;7单笔贷款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6.28亿元,共处置银行个人贷款不良资产208.69亿元,占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总额的40.90%。

从全球主要市场的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是成熟债券市场的重要品种,发行数量众多,在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盘活存量、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裁俞建中表示:“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存量仍然很低。2016年,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约占债券市场的30%。由此可见,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大有可为。”
标题:2016年发行规模超9000亿 资产证券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7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