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凤凰周刊4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报道了校园贷款市场的混乱。据报道,校园贷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他们的校园生活,但越来越多的平台被诈骗者所使用,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是受害者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回到加强监管,同时,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信用安全意识,防范校园财务欺诈。

解决借款人的合适性问题,纠正校园贷款的名称
数字
据央视报道,湖南省衡阳市湖南工学院学生会主席李以创业为名,骗取了27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并从各大网上借贷平台借了近100万元。这笔钱不是用来创业的,而是用来旅游、买车、挥霍等。直到债务越来越大,李无法自拔,最后被同学报警。

前一天,央视新闻1+1还报道了福建省厦门市华夏学院大二女生小杰因涉入校园贷款而自杀的案件。据悉,小杰至少参与了5笔校园贷款,其中只有一笔今天从平台上借了257笔,累计贷款超过57万元。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小杰走上了不归路。

面对校园贷款的野蛮增长,如何有效管理?它应该是稀疏的还是阻塞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朱宁认为,在金融领域,没有校园贷款的概念,但校园小额贷款是为校园人群服务的,所以不要被校园贷款这个名字所迷惑,它的实质是发生在校园的各种消费贷款和小额贷款。

朱宁认为有必要给校园贷款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它能真正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他们的校园生活。然而,有一个借款人的适当性的问题,如多少可以借出一次,多久可以借出,以及什么是资金的使用。此外,在校园贷款的问题上,学生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校园贷款不能被棍子打死,呼吁加强监管
如何规范校园贷款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央视主持人白在节目中表示,未来校园的金融需求只会增加,如何让这些工具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也提到校园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不能被禁止。由于部分学生仍有创业等正常的借款需求,在处理一些信息不平等的校园贷款产品时,监管还应加强对不可控因素的防范,尽量防止侵犯个人权益,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整改行动也已经启动。去年11月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会同14个部委,重点整顿校园贷款市场,要求对校园贷款平台进行分类监管。暂停暴力催收、高利贷等违法违规机构的校园网上贷款业务,支持和鼓励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合规平台规范运行。

此外,银监会在近期发布的《银行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步发展。重点清理整顿校园贷款。禁止向18岁以下的大学生提供网上贷款服务。只有当金融监管机构、网上借贷平台和校园管理者形成一个不合理的借贷方式圈,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权益。(凤凰玉佩武威)
标题:央视:正视校园金融需求 打击非法高利贷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8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