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4字,读完约3分钟

4月20日,经济观察网记者蒋欣提到风险指标偏差较大的机构后,保监会再次下发文件,指出了行业的九大风险领域。

近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当前保险业风险突出的9个重点领域,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防控措施的39项要求。

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规定,上述内容涉及流动性风险、资金运用风险、战略风险、新保险业务风险、外部传导风险、群体性事件风险、基础不清风险、虚假资本风险和声誉风险。

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具体而言,流动性风险防控要求保险公司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控,完善应急机制,推进风险防范壁垒,强化股东流动性风险管理责任;在资本运用风险防控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建立稳健的投资运营机制,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加强信息报告和披露。严禁通过投资多层嵌套金融产品和采用出票人协议阴阳合同等方式规避监管要求。变相向股东或关联方转移利益;在战略风险防控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东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科学制定战略规划,防止公司战略失控;在新保险业务风险防控方面,要求保险公司重点防范信用保证保险、网络保险等新业务的风险;在防范和控制外部传导风险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外部风险的安排和管理,防止资本市场、汇率、利率等外部风险向保险业传导和转移;在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加强销售行为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格查处非法收费行为,妥善处理重大非法集资案件和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风险。对于基础不清的风险防控,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清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系统,确保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相关报告和数据;在防范和控制资本虚假风险方面,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资本管理,防止资本外逃和被占用,防止非法增加资本来源,严格防止利用不当创新和不当工具虚增资本;在声誉风险防控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舆情监控,有效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提升应急能力;最后,保监会还要求保险公司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信息报告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加强风险防控工作。

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保监会还指出,当前保险公司要在深度认识中强化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承担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和第一线责任,把风险防控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保险公司应形成最高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分级实施的风险防控工作格局,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新出现的、突发的和趋势性的风险,要及时向股东、董事会和监管部门报告,不得隐瞒或掩盖风险。保险公司要严格追究给非法经营造成损失和风险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不能以德报怨。

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加强跟踪监管,确保《通知》要求的各项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在风险防控工作中违约且存在重大风险的公司,中国保监会将追究公司最高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有案必查;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依法严肃处理。

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江新经济观察报记者

经济观察报金融市场部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擅长深度报道。

签署

标题:提出39条措施 保监会明确九大重点风险领域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