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5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吴小伟)近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唐云华率队前往顺义区石门市场,对石门市场的淡水鱼区和食品大厅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淡水鱼区快速检测站的工作。

调研小组首先了解了检测站的工作流程、检测试剂的使用和检测时间,查看了检测记录、淡水鱼产地证明和石门市场商户警示案例材料,走访了淡水鱼商户,查看了商户的购买账户,并实地询问了未加工鱼的寄养方式和供氧情况。

图:淡水鱼运输车辆在等候区排队等候
图:安全人员检查原产地证书
图:保安人员检查淡水鱼运输车辆的情况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石门市场快速检测站于2017年4月30日建成并开始运行。截至目前,共检测到776列(780个样本)淡水鱼运输车辆,约225万公斤。三个样品经快速检测怀疑不合格,所有相关运输车辆已被禁止进入市场。

图:快速测试室系统
图:通过检查的车辆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顺信石门市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鱼交易中心,主要供应北京市场的居民消费,在京津冀、山西和内蒙古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提高淡水鱼进入和交易的准入标准,规范淡水鱼交易秩序,有效降低淡水鱼食品安全风险,落实市场主体责任,顺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助顺义区顺鑫石门市场成立了快速检测站,耗资240万元。它由检票室、档案室和考场组成,有10多名工作人员。检测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和硝基呋喃代谢物(以上项目均未检出)。淡水鱼运输车辆在进入顺鑫石门市场进行交易前,必须提交产地证明,并进行车辆检验。只有通过快速检验,他们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图: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成/摄影
图:车辆负责人去验票室登记记录信息
图:工作人员由车辆负责人陪同从车辆上取样
快速检查站的建立实现了检查站的前移。顺鑫石门市场将快速检测站的检测结果作为淡水鱼经营区域的准入标准,最大限度地将不合格的淡水鱼排除在市场之外,确保淡水鱼市场的食品安全。
标题:北京食药监抽查石门市场:快速检测站一车一检保证鱼类安全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8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