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武汉5月22日电(记者陈俊)武汉东湖高新区是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光谷”。目前,东湖高新区注册企业有5万多家,其中大部分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一方面,创新和创业在“双创新”时代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难以为继。如何读好“发布管理服务”三字经文?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使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武汉东湖高新区专门成立了高新区政府服务中心,以“互联网+政务”的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清单、做减法、理清权力背景、服务人民,努力打造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服务的“光谷样本”。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政府服务中心成立前,企业向记者抱怨最多的是东湖高新区仍存在相互预审批、“审管”、搭车审批、重复报批等问题;缺乏标准化的审批程序、标准化的审批服务和模块化的电子审批系统,导致审批效率与市场活力之间的矛盾。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后,清理合并了首批3496项行政权力和服务项目,形成了132项审批权限;暂时“冻结”已消失且多年未发生的行政许可项目,仅保留86项行政许可审批,精简率接近60%;湖北省率先实现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整体调整或取消。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解决高新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创造一流的创业创新型政府环境的必然选择。”但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长春表示,在“互联网加”时代,为企业做事也要有互联网思维,这样企业和群众才能先体验。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记者在政务中心现场看到,系统将86个行政审批项目配置为349个子项目,通过引入“政务淘宝”模式、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服务录入、统一服务流程、统一进度查询和统一结果反馈,实现了政务公开。群众和企业随时随地在服务终端上进行业务咨询、预约、自助申报、进度查询、投诉和服务评价。“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减法。如果信息跑得多,群众就能少跑腿。”东湖高新区行政服务局局长李石涛说。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政府的职能已经改变,行政管理已经大大简化和分散。东湖高新区的业务发展迅速,业务量增长迅速。然而,公务员的编制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增加。为了保证政府服务的质量,同时简化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东湖高新区创新了服务方式,尝试将政府服务外包,并邀请企业做“管家”,这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使服务更加透明和优质。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购买服务后,我们不需要直接管理人员,而是以项目为单位,只需要向公司提出整体要求。”李石涛说,以前,无论是公务员的正式编制、用工制度还是劳务派遣,窗口服务仍然存在“一根萝卜,一个坑”的情况,员工遇到病假很难保证。此外,由于雇用方法不灵活,很难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具备面向市场的服务标准。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购买服务后,东湖高新区政务中心向公众发布公开招标信息,只需要求中标人保证在岗率,为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经过几轮招标,深圳市特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最终中标。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为确保政府采购服务的透明、阳光和独立,东湖高新区政务中心与深圳市政发签署了《政务中心外包公司服务管理协议》。政务中心不能干预特发物业的内部人事管理,包括向特发物业推荐人员。另一方面,特发物业还负责按照政务中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政务大厅的各个窗口进行检查和监督。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政府服务外包项目仅在工商登记窗口进行试点。短短一个月内,企业办理事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40分钟,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引发的投诉数量下降到0起。此外,据估计,购买服务后,可变劳动力成本下降约20%。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2017年,湖北自贸区启动,东湖高新区作为其中的一个区,走在了“配送服务”改革的前列。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重点建设自贸区,深化“配送服务”改革,营造国际化、法制化、便捷化的商业环境,打造光谷独特的政府服务体系。

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杜昌

标题:念好“放管服”三字经——武汉东湖高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