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3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联合发布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继《山西省能源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之后,又一份涉及山西煤炭工业的重要规划文件。

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在全面总结“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推进措施,并揭示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数据。

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数据显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5年底,山西省共生产原煤166亿吨,外部调整量超过110亿吨,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供应煤炭。全省有131家主要煤炭企业和38个后备煤矿。有400万吨(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晋能集团、中煤平朔集团),3 50万吨(杨梅集团、六安集团、金煤集团),10 10万吨和152万吨以下。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115.15万人,煤矿企业从业人员78.2万人。

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有不到900个煤矿,总产能为13.2亿吨/年;其中,煤矿生产能力为12亿吨/年,煤炭产量约为10亿吨。到202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5万亿元,其中煤炭行业3000亿元,非煤炭行业1.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山西省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到2020年,通过进一步削减和重组,煤矿数量将大幅减少,平均单井规模力争达到180万吨/年。

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此外,山西省计划在金杯、晋中和靳东建设三大煤炭基地,其中山西重点培育1亿吨的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煤炭企业,晋中重点培育1亿吨的焦煤集团,靳东重点培育1亿吨的杨梅集团、潞安集团和金煤集团。

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的最后,山西省提出了五大政策建议,包括建议国家提出“减量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支持山西试点,并在国家原则框架内进行探索;建议国家同意山西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整体降容任务的前提下,允许资源整合改造煤矿内部调整承担降容任务;我敦促国家大力支持山西省确定先进的生产能力;适度限制煤炭进口,支持山西建立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淘汰标准和目标,将30万吨以下的煤矿视为落后产能,2018年底前依法关闭和淘汰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

标题: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煤炭基地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