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0字,读完约6分钟
中资企业在叙利亚投资
主要问题和障碍
——第二届叙利亚中资企业研讨会纪要
2019年9月19日,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封彪出席第二届叙利亚中资企业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参赞陈文林主持会议。18家中资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汇报了他们在叙利亚的经营情况。封彪大使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工作部署,规范企业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18家中资企业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反馈了在叙利亚投资运营的困难及相关建议。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总结如下:
一、签证期限和便利
首先,叙利亚政府给予中资企业人员的商务签证期限目前仅延长15天,不利于深入调查和合作谈判。建议叙利亚将旅游签证和商务学习签证区分开来,商务学习签证一次至少停留两个月。

第二,在叙利亚自由贸易区为商务人员办理长期签证的程序被明确披露。目前,在申请一年长期签证时,中国和叙利亚雇员的比例必须是1:9,而且必须得到劳动部的批准,这似乎与保税区内外国企业人员的签证政策不一致。

第三,提高人员出入境的便利性。目前,即使外国企业的人员从叙利亚获得了长期签证,边境安全检查站在出境前仍然需要叙利亚劳动和移民部批准并盖章的文件,这给中国人员出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税法缺乏规范性和透明度。
叙利亚现行税法文件仅使用阿拉伯语,没有英语等国际翻译,外资企业难以阅读和理解;税法文件的内容经常被公布和更改,没有权威的税务机构或网站可供查阅和回答。企业难以依法纳税,也难以合理避税。希望叙利亚提供详细完整的关税法律法规文件,尽快实施英文文本,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系统。

叙利亚保税区的政策不规范、不透明,也不符合国际惯例。许多中资企业在叙利亚保税区开展业务。虽然进口货物不必在保税区纳税,但当它们离开保税区进入叙利亚市场时,仍需缴纳高额税款;保税区企业需批准样品运往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我希望叙利亚政府出台政策,为样品展品在保税区的出入境提供便利;建议叙利亚政府根据知识产权成果制定相关标准,对科技创新企业减免相关税费。

希望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政府能够就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早日实现双方货物进出口的低关税或零关税,促进中叙经贸合作的发展。
三。进出口货物清单的频繁变更
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叙利亚政府对一些商品的进口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并对允许进口的商品清单进行了限制,而且内容经常变化。进口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税率差别很大。配件和半成品的关税可能是3 ~ 5%,而成品的关税应该是25 ~ 30%。因此,许多商人进口配件或半成品到叙利亚进行组装和加工。叙利亚政府严格限制建筑材料、汽车、新技术产品和其他商品的进口,并经常出台禁止进口的政策,这极大地影响了外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

四、海关“灰色”和路口牌检查费
会上,企业反映,叙利亚海关通关不规范,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叙利亚海关存在“灰色清关”现象。当地企业通过“灰色清关”逃避关税并降低运营成本,这扭曲了外资企业在叙利亚市场的公平竞争,妨碍了它们的正常运营。由于战争和反恐的需要,叙利亚海关、宪兵等部门在首都等地的路口设立了许多检查站,对从港口运至仓库的企业货物进行检查收费,收费无标准、无收据,直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报告称,叙利亚海关和其他部门根据清关机构的报价决定清关费用的价格,外国企业只能通过清关公司支付,例如大型机柜约2,300美元,小型机柜约1,800美元,还有其他英镑,非常不规则。

V.人员安全保护
尽管在俄罗斯和伊拉克的支持下,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加快,叙利亚政府军不断扩大以收复失地,但在叙利亚北部的伊德利布省、阿勒颇省和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战争频繁,不时发生袭击、爆炸和劫持事件。人员安全仍然是外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在叙利亚开展投资和承包项目,特别是在首都和郊区以外,仍有必要协调叙利亚官员和安保企业为中资企业提供可靠的安保服务。建立中叙双方沟通协调会议机制是可行的。

六.欧美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欧美国家对叙利亚政府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在叙利亚经营的中资企业也受到很大影响。中资企业在叙利亚开展业务时,面临资金收付困难和国际汇兑路线中断的问题。即使一些国际公开招标项目采用外汇支付,投标人也会因为担心业主支付能力有限而退出投标,也不会对资金渠道的安全负责。

一些企业担心他们在叙利亚的项目、所需设备和材料在制裁名单上,无法正常进口;受金融制裁的影响,信用保险和银行担保问题也极大地困扰着企业的经营。

企业还希望通过中国和叙利亚政府之间的磋商来讨论货币结算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合规性。
七、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招投标不规范
叙利亚政府的一些部门效率低下,推卸责任。新的《投资法》尚未获得批准,投资促进政策仍不透明且未披露。参与重建的外国企业没有优惠政策和税收,也没有相应的对接部门或服务窗口。总的来说,政府机构还没有为全面的投资促进重建做好准备,投资者有很大的潜在风险。如果外国企业收购叙利亚当地企业,它们必须向叙利亚政府支付大量的工业许可费,而且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不够友好。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大多是阿拉伯文。例如,外资企业必须向叙利亚政府机构提交阿拉伯文材料进行注册,而政府不接受英文申请材料,这增加了企业的沟通障碍和政策风险。

叙利亚政府的招标工作不规范,招标周期过长。在欧美制裁的影响下,叙利亚镑汇率频繁变动。如果企业中标,一般损失可能高达20%。其次,投标太多了。例如,阿勒颇电厂项目的投标是第五次投标。

八、中资企业缺乏内部协调和咨询服务
希望尽快成立中资企业商会,为中资企业提供阿拉伯语翻译、商务咨询、协调管理和法律服务,方便其开展业务。
希望中叙两国政府建立中资企业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工作会谈和政策、项目信息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在叙利亚投资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供参考。
叙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19年10月17日
标题:中国企业在叙利亚投资运营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2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