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随着春节的临近,生活服务业的“用工荒”即将来临。一些餐饮和国内企业经历了就业紧张和价格上涨。虽然春节期间生活服务业的用工荒不再是一个新问题,相关地方的一些大企业也在不断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但似乎短期内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消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节日服务消费供不应求成常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消费者的物质消费基本满足;另一方面,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增长迅速,约占总消费的45%,增速比商品消费高3.5个百分点。此外,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呈现出快速消费的趋势。根据国内o2o平台云家正最近发布的数据,该平台日均订单量超过2万份,每周需要两次以上的用户比例达到53%。

节日服务消费供不应求成常态

然而,生活服务的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城市生活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这些工人中有许多是农民工。近年来,农民工有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这是因为我国多年来颁布的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大量农民工改变了他们的就业观念,不再盲目追求大城市的高收入和高消费生活,而是在农村就业。这些人受雇于农村地区。虽然他们的收入很低,但他们的消费很低,他们可以照顾自己的家庭。也有少数青年农民工和刚毕业的80后、90后大学生看到了农村的发展前景,在农村创业,促进了大量农民工就业。这大大减少了城市的就业来源。再加上生活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自由度低、工资相对较低,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生活服务行业。这些因素导致了生活服务业人力资源的短缺。

节日服务消费供不应求成常态

生活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由于中国人有强烈的春节情结,许多农民工选择在春节期间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进一步加剧了春节期间生活服务业的劳动力短缺。

节日服务消费供不应求成常态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是解决生活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的当务之急。同时,要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标杆和引领效应的优质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全面促进居民生活服务质量的提高。

标题:节日服务消费供不应求成常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