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8字,读完约4分钟

个别地方的个人数据造假一经发现,将坚决予以制止,因为我们有统计法规来执行统计法规,所以必须依法处理。

最近,辽宁承认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务数据造假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在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国家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今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部门普遍存在数据欺诈现象,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手段多样。从2011年到2014年,膨胀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检查报告,发现自2014年以来,辽宁省14个城市中有8个已经公开通报存在经济数据欺诈,不仅包括金融数据欺诈,还包括投资欺诈。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不仅辽宁,而且吉林,黑龙江,湖北等省都被中央领导小组指出为数据欺诈检查工作。对此,纪宁哲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明确表示,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是统计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我们做到了。应该说,国家统计是真实可靠的。宁吉喆说道。

财政和税收数据是gdp评估和审计的重点

Gdp作为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统计局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评价和审计,是为了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国民经济的全局。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数据考核办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改革》,现行价格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考核包括各行业增加值、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国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内生产总值评估和审计的重点。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对于一个省来说,对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占gdp比重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比较其所辖不同地区比重的变化,比重在不同时期不应波动太大,如果波动太大,就要找出原因。第二是横向比较不同地方的比例。在正常情况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比例应在一个相对接近的范围内。低比例地区的gdp可能被高估,高比例地区的gdp可能被低估。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四川省统计局制定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质量评估与审计办法》指出,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分级核算的原则,不同层次的数据因数据来源等因素而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差异太大,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因此,四川省要求,如果各市州与全省的gdp总量之差,各市州与地方的gdp总量之差超过3%,如果总增长率与地方增长率之差超过0.3个百分点,就要找出原因,调整数据。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如果数据欺诈严重,可以不予追究

纪宁哲表示,国家统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制止和防止统计数据造假现象。国家和地方统计局也有特殊的统计执法职能。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2009年5月1日生效的《统计违法违纪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地方、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凡自行修改统计数据、编造虚假数据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资料严重失实,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地方、本部门、本企业、本单位、本社会团体的领导人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后果严重的,给予记过或降级处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开除或者开除。

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最近,根据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要求,各级统计部门也要加强统计执法和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制止一些地方和少数人的统计欺诈行为和现象。宁吉喆说道。

标题: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造假:根据法律法规处理 毫不手软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306.html